駐馬店裝備產業集聚區規劃面積23.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18平方公里,分為裝備制造、食品加工、新能源、倉儲物流、生活配套五大功能分區,主導產業為裝備制造和食品加工。先后榮獲河南省“特色裝備制造產業園區”“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十先產業集聚區”“一星級產業集聚區”等榮譽稱號。
從春日的豪情萬丈到秋日的碩果累累,這一年,驛城區又一次續寫了產業發展又好又快的壯麗詩篇,在駐馬店的經濟版圖上鑄出澎湃奔騰之勢,提升一座城市發展的新動力。
據驛城區區長畢啟民介紹,2017年1-10月份,駐馬店裝備產業集聚區工業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50.59億元,其中裝備制造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9.07億元,占園區工業主導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為72.43%。
產業聚力
增添發展動能
近年來,駐馬店裝備產業集聚區圍繞裝備制造主導產業的延鏈補鏈,不斷招大引強。通過采取完善產業圖譜、以商招商、政策激勵等措施,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產業集中集聚的區域,組織開展專題招商推介活動,2015年以來,全區共簽約項目66個,合同總投資427億元。成功引進了投資50億元的德威電纜、21.5億元的鵬輝汽車動力電池、13.8億元的清華陽光光伏發電等一批龍頭型、基地型項目,為產業集聚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發揮龍頭帶動作用。按照汽車產業圖譜,突出汽車裝備產業的招商和培育,推動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目前,集聚區內擁有整車、專用車制造企業3家、汽車零部件配套企業59家,主要有中國機械工業500強中集華駿、豫南電動汽車領軍企業河南銀泰新能源汽車、中原最大車輪制造企業恒豐實業以及新創業汽車零部件、鼎盛車軸等,其中汽車配套零部件涵蓋車橋、車軸、板簧、傳動軸、車輪、輪轂、剎車轂、半掛總成等汽車配套產品11大類約600多個規格品種,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出口亞洲、北美、歐洲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現已具備年產各類專用車6萬輛、新能源電動汽車10萬輛、汽車零部件鑄造和加工50萬噸的生產能力。
特色產業關聯優勢明顯。依托中集華駿龍頭企業規劃建設了1000畝的機械園制造園區,引進了一批配套型、互補型企業,進一步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形成產業集群發展,推進產業延伸和資源升值。目前,為中集華駿、大力天駿配套總投資14.04億元的仁和型鋼、文達管材、精密封件等13個項目已全部建成達產。總投資30億元的電動汽車生產項目(一期)已形成年產5萬臺電動汽車生產能力,投資20億元的恒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項目一期已具備年產600萬套輪轂生產能力,同時,啟動了占地1000畝的電動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區,產業附加值進一步增加,關聯度優勢明顯。
產業集聚,為驛城區發展注入了無窮活力。
轉型升級 助力企業創新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集聚區的政策扶持,集聚區在扶持企業發展方面不遺余力。
驛城區出臺了系列政策,不斷加大對集聚區內企業的扶持力度。重點圍繞裝備制造產業,實施創新驅動提速行動,驛城區財政每年拿出1000萬元,用于扶持企業研發及技改。同時,遴選優質科技項目申報省市級科技計劃項目,近兩年,列入省市科技計劃21項,爭取省市科技項目扶持資金216萬元。
搭建合作平臺。先后引導中集華駿、華順陽光等區屬重點企業,與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河南省科學院等20多家重點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穩固的技術合作關系。
打造研發平臺。產業集聚區先后建成河南省專用車輛改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專用汽車輕量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中高溫太陽能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特別是駐馬店中集華駿車輛有限公司,創建河南省專用車輛改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后,成功開發新產品31個,授權專利249項,其中發明專利31項,注冊商標62件,2016年重點開發研究的“智能環保渣土運輸自卸車”項目,擁有十多項國家專利技術,項目實施后,已完成銷售收入34.6億元。正在實施的華駿“燈塔項目”,是中集華駿面向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啟動建設的集“自動化、模塊化、數字化”于一體的半掛車智能制造中心,項目投資8億元,預計2017年年底建成投產,建成后年產能3萬臺套,每年可新增產值20億元,新增利稅1億元。將實現車輛制造技術的轉型升級,技術和產品將持續領跑整個行業。
完善功能 提升承載能力
該區按照“四集一轉”“五規合一”的要求,將產業集聚區基礎配設施套建設統籌納入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推動城區公共服務設施向產業集聚區延伸覆蓋。
承載功能不斷提升。累計投入資金52億元用于完善區內水、電、氣、路等基礎配套設施。建成道路19條、通車里程68公里,改造電力線路35條80公里,新建110kV和220kV變電站各1座,污水處理廠1個,建成標準化廠房140萬平方米。
產城融合持續推進。規劃建設的5大集中安置社區,現已建成高層住宅39棟、建筑面積93萬平方米,可安置群眾近3萬人。浙江商城、眾信市場、昊翔商務酒店等一批服務業項目建成運營;農行等金融機構相繼入駐,國藥物流、倉儲物流正在加緊建設,產業集聚區成功吸引了人口和產業向區內轉移。區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與主城區實現了互聯互通和共建共享,產業集聚區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明顯增強。
服務平臺日益完善。組建了驛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產業集聚區投融資有限公司、振興擔保公司、產業集聚區土地儲備中心等綜合服務機構,資產規模33億元,累計融資32.83億元。振興擔保公司累計為產業集聚區企業提供擔保33筆,擔保金額30.6億元;累計收儲土地3500畝,有效保障了產業集聚區重點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的順利推進。
“未來,驛城區將加速推動傳統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力爭到‘十三五’末,將裝備產業集聚區打造成為國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汽車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將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打造成為超百億元產業集群。”驛城區委書記賈迎戰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