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建部和省發改委先后公布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和全省首批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大涌鎮均榜上有名。“大涌鎮未來建設特色小鎮的目標定位,是依托近4 0年紅木產業發展基礎,大力推進紅木制造向商貿會展與研發設計兩端延伸,推進紅木產業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努力打造國際知名的紅木文化體驗區、全國紅木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桿,建設成為中國紅木文化旅游名鎮,”近日,大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賀修虎接受媒體采訪時如是說。
賀修虎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大涌將全力推進紅木文化旅游特色鎮建設,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和城鎮立面改造的投入力度,創造城市與產業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環,力爭通過超百億規模的優質項目落戶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探索新型的投融資機制,集中建設3平方公里特色小鎮核心區。
紅博城累計接待客商超150萬人次
據悉,2013年3月,在被納入廣東省城鎮發展“十二五”規劃成為三個文化旅游小鎮之一后,大涌鎮以此為契機,積極推進紅木家具產業轉型升級,并在全省率先提出“中國紅木文化旅游特色名鎮”的建設目標。此后,大涌鎮積極采取措施促進重大項目落地建設、交通配套設施和城鎮環境建設,促進紅木家具和旅游、商貿、文化等多業態融合發展。其中,成果最為顯著的措施之一是推進了中國(大涌)紅木文化博覽城(下稱“紅博城”)項目的建設。
據介紹,紅博城項目占地300畝,總投資40多億元,第一期工程占地100多畝,工程從2013年10月啟動,2016年初投入試運營,至今已承辦了中國(中山)紅木家具文化博覽會、廣東(中山)文化創意博覽交易會、中山旅游文化嘉年華等100多場次文化、商業、旅游展會、活動,累計接待客商超過150萬人次。該項目也先后獲得“2015全國優選旅游項目名錄”、“首批國家工業旅游創新單位”等榮譽。
入選“市榜”后 再登“省榜”和“國榜”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一中心、四組團”發展戰略,同時把發展特色小鎮,作為中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核心戰略的重要抓手和建設充滿創新活力和美宜居城市的重要載體。大涌鎮也確立打造“中國紅木特色小鎮”的戰略目標,推進“產、城、人、文”融合發展。
經周密部署,科學規劃論證,大涌鎮形成了一套相對完善的小鎮規劃體系,在今年1月初舉行的全市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評選會上路演推介成功,最終以高分入選中山首批18個市級特色小鎮創建名單之一。經省、市有關部門推薦,大涌鎮參加第二批“中國特色小鎮”和廣東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名單的申報競逐。
經現場答辯、專家審查、全國公示等環節,大涌最終入選住建部等部委認定、公布的全國第二批276個“中國特色小鎮”名單。之后,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全省首批30個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名單,大涌鎮也名列其中。
力爭超百億項目落戶
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優化
賀修虎介紹,大涌鎮將按照“一年起好步,三年初見效,五年大變樣”的實施目標,分兩個階段予穩步推進紅木文化旅游特色鎮建設。其中,“一年起好步”的工作已初見成效,從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大涌鎮已完成了紅木文化旅游名鎮建設規劃及實施方案的編制工作,幫助紅博城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游景區,推進了中新路、涌橫路、大南路、鳳凰路等一批條件成熟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啟動紅木主題酒店、全國首個紅木家居學院、南華觀光產業園、南文品牌紅木園、紅木共性工廠、大自然美居體驗館、尚都文創空間、濱水商業帶等一批重點項目的建設或籌備工作。
賀修虎表示,未來三到五年,大涌將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政策和資金支持,全力推進紅木文化旅游特色鎮建設,加大對交通基礎設施和城鎮立面改造的投入力度,創造城市與產業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環,力爭通過超百億規模的優質項目落戶實現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探索新型的投融資機制,集中建設3平方公里特色小鎮核心區,形成品牌效應,帶動大涌鎮的全面升級改造,最終成長為紅木文化旅游特色、國際紅木文化消費新地標、中國傳統文化體驗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