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依山傍水,是齊齊哈爾的后花園,擁有國家級濕地公園、省級地質公園和省級森林公園,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和我省西部地區重要旅游目的地。
近年來,碾子山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確立了“旅游立區”發展戰略,將旅游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抓,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來碾子山區旅游觀光、休閑度假,旅游產業已發展成為碾子山區的“朝陽產業”。
全域旅游帶動主導產業新發展
2017年,碾子山旅游區正式被命名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成功入選國家體育總局首批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單位,是全省唯一入選的縣區;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榮獲“2017中國體育旅游目的地”“2017黑龍江體育旅游精品目的地”榮譽稱號。2017年,全區旅游收入實現1.47億元、接待游客83.3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7.2%和93.7%。在旅游產業帶動下,第三產業呈現較快發展態勢,實現增加值3967萬元,同比增長8.9%,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占地區生產總值的48.2%。今年一季度,全區旅游收入實現3059萬元,接待游客23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39.24%和36.09%;“五一”期間,全區旅游收入實現1944萬元、接待游客16.2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137.07%和194.55%。
按照省委提出的著力建設旅游強省目標,發揮“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主導產業。一是全力打造“四大旅游品牌”。打造冰雪運動品牌,依托“中奧友誼滑雪場”奧悅碾子山國際滑雪場大力發展冰雪經濟,加速把“冷資源”變成“熱經濟”。打造山地運動賽事品牌。敖包嶺山地運動賽道被中國登山協會評為“中國山地馬拉松最美賽道”。打造全國獨具特色的國防教育基地品牌,依托華安試驗基地,謀劃建設游樂體驗區、壩外休閑區、火炮威力體驗區、電動車觀光區和省內最大的步手槍射擊場。打造雅魯河漂流運動品牌,依托嫩江最大支流雅魯河,加快推進雅魯河治理項目,對漂流設施和沿岸環境進行升級改造,最大限度地開發旅游資源。二是提高旅游產業發展質量。加強景區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旅游與各業融合發展,吸引更多游客來碾子山區旅游觀光。加快旅游項目建設。按照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標準,加快全域旅游軟硬件建設。全力做好雅魯河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建設,確保通過國家評審驗收。加快推進興安山風景區、奧悅游客集散中心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旅游產品檔次。深入推進“旅游+”模式,以旅游業為核心,形成“旅游一業興百業”產業發展格局。高質量承辦賽事活動,采取市場化方式,舉辦好全國山地馬拉松、全國徒步露營大會、全國山地自行車賽“三大”全國賽事,提升碾子山區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全面加強生態保護,堅持綠色發展。深入實施封山育林、“三北”防護林等林業建設工程,加大植樹造林力度,穩步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強林木管護,狠抓森林防火,切實保護造林綠化成果。強化生態修復。四是提升旅游配套服務水平,加強旅游要素保障,促進產業鏈整合,提高游客綜合滿意度。引進知名品牌連鎖酒店,建成北疆賓館和奧悅游客集散中心,大力支持發展民宿,把更多游客留在碾子山區。五是強化旅游市場營銷,加強與主流媒體特別是新媒體合作,升級碾子山區旅游官網,與知名旅行社、各行業協會聯系,擴大“豪情碾子山”旅游品牌影響力。加強對餐飲和住宿行業、旅游從業人員、導游員等業務培訓和管理,推進旅游行業誠信體系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旅游氛圍。
文明城市扮靚山城品牌新形象
碾子山區著眼全局、立足長遠,深入實施“旅游立區”發展戰略,舉全區之力開展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打造分量更重、含金量更高的城市名片。特別是2017年以來,區委區政府更是把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創建工作堅持三個原則,狠抓三個環節,實現一個提升。
堅持三個原則。一是堅持典型引路。先后赴伊春市、安達市考察學習創建文明城市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工作。二是堅持重點突出。以《黑龍江省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基本依據,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針對區情實際制定了創建方案,確定打造“九大環境”、實施“九大工程”、完善“五大體系”的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實施精準發力。對道路設施、基礎工程、城市環境、各類建筑等進行統籌規劃、科學安排,確保高標準規劃、精品化打造、科學化管理。三是堅持全員發動。召開全區創建省級文明城市暨志愿服務動員推進大會,進一步調動全區上下積極投身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工作的熱情。
狠抓三個環節。一是狠抓創建環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著力點,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七進”活動。設計制作公益廣告宣傳牌35處,路燈桿宣傳牌160余個,戶外宣傳廣告80余個。制作《最美賽道》、《愛在碾子山》等10部旅游宣傳片,電視臺開設“志愿者進行時”專欄。推行《碾子山區城鄉居民文明行為“八不”規范》。開展家規家風家訓書畫展和“培育文明之花”系列主題活動,選樹“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好事”、“龍江好人”等先進典型。二是狠抓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環節。開展明德守禮“六個一”、“悅讀明德·知書守禮”書香校園圖書漂流、“學雷鋒、樹新風”等系列實踐活動。清明節組織開展祭奠英烈活動,引導未成年人慎終追遠、緬懷先輩。廣泛開展以歌頌、描繪和放飛“中國夢”為主題的詩歌朗誦、主題班隊會、團日活動,筑牢青少年思想道德防線。三是狠抓志愿服務環節。“十萬山城人,十萬志愿者”,在全社會形成“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良好風尚。實施志愿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不斷提升志愿服務水平。2017年以來,新建19支品牌專項服務隊,在助力大型賽事活動、維護市容整潔、維持交通秩序、助殘濟困、文明旅游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志愿服務活動。2017年以來,全區志愿者注冊人數14074人,活動次數1343次。碾子山區旅游志愿服務隊被黑龍江省文明辦授予“2016年度省優秀志愿服務隊”榮譽稱號。
實現一個提升。兩年來,碾子山區通過抓旅游主導產業,進一步釋放了“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資源優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最好成績。2017年,全區旅游收入實現1.47億元、接待游客83.3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77.2%和93.7%。創建文明城市,進一步激發干部群眾建設家鄉、干事創業的工作熱情,廣大市民精神文明面貌煥然一新。
運動小鎮托起鄉村振興新希望
作為首批全國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單位,碾子山區有特色的體育產業、特色的旅游資源、特色的歷史文化。春有訪古、夏有漂流、秋有采摘、冬有滑雪,不但有良好的運動休閑基礎,還有全國最美的山地運動賽道。全區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通過建設特而強、聚而合、精而美、活而新的特色小鎮,帶動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不斷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成為鄉村振興重要的著力點和支撐點。
堅持把所有業態向旅游產業匯集,實施“旅游+”策略,一切要素向旅游產業聚焦發力,不斷豐富旅游新業態,加大運動休閑品牌創建力度。2016年以來,碾子山區先后成功舉辦3屆全國山地馬拉松大賽,舉辦了全國、全省山地自行車大賽、全國山地露營大會和油菜花節,促進了旅游產業的大發展。2018年以來,區內新增餐飲50家,住宿32家,新增旅游商店23家、旅游專線交通上線運營、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商品總匯等正式開業。隨著賽事運營的成熟和旅游景區的升級,為旅游產業帶來更多的效益。2018碾子山(奧悅)山地馬拉松賽既是全省西部地區的一次體育盛會,又是一次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的體驗之旅。賽事全程依托被譽為“中國山馬最美賽道”的敖包嶺山地運動賽道,來自國內外的近7000名跑手齊聚山城,在全國路況最好、舒適度最高、原始生態最優、穿越天然柞樹林面積最大的山地運動賽道上一展風采。繼成功舉辦全國山地馬拉松大賽、第十八屆中國·碾子山“6·28”登山節后,全國徒步露營大會、全國山地自行車賽、滑雪大賽等國家級賽事接踵而來,吸引了更多游客到碾子山來。
堅持美麗鄉村建設“整區推進”。通過近兩年努力,碾子山區已完成7個中心村9個屯的建設任務,其中完成圍墻修建17143米,道路硬化2458米,路邊溝砌筑9555米,安裝路燈174盞,綠化植樹5.5萬棵(株),更換大門443扇。圍繞全區“旅游立區”發展戰略,積極推進九里民族村申報工作,充分發揮農村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獨特的優勢,把經濟發展與特色民居保護、民族文化傳承、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培育壯大特色鄉村旅游。
惠民政策展現經濟發展新成就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碾子山區通過抓民生、促民富、保民安,不折不扣地做好民生改善大文章。堅持把“四個意識”貫穿政府各項工作始終,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切實增強黨性觀念,永遠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事業。大力發揚工匠精神,積極推行“一線工作法”,牢牢盯住重點工作和重點項目,實實在在干好每一件事。城在山中建,水在城中流,樓在綠中起,人在園中游。本著“顯山露水、依山就勢、錯落有致、城在林中、水在城中”的思路,多方籌措資金,推進城市重點工程建設,切實改善群眾生活環境,有效提升城市品位。
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富強等4個地段1700戶回遷入住,中醫院、糧庫南(二期)回遷房建設啟動實施。碾北、文革里、繁榮南(三期)棚改小區燃氣配套工程完工。文化宮保護性修繕基本完成。鋪裝“一路三街”瀝青混凝土罩面4000余延長米、6.09萬平方米。完成351、354公鐵立交橋輔路建設。栽植喬灌3萬株,育草花苗20萬株,新建綠地1.87萬平方米,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2.5%。封山育林1.15萬畝,人工造林200畝,補植補造4000畝,村屯綠化5.7萬株,森林覆蓋率達21.5%。建成農村文化廣場3個5900平方米,配備健身器材110套,極大地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義務教育學校投入加大,區三小低溫樓改造、一小操場硬化等教育工程全部完工,教學儀器設備配備齊全,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檢認定順利通過。藝體特長“一條龍”培養不斷深化,3支中小學生冰球隊組建完成。“互聯網+教育”全面實施,高考再創歷史新高。社區教育體系不斷完善,松鶴老年大學、社區教育學校創辦成立。三十一中藝體館、職教中心培訓基地、三十中學水洗廁所全部建成;新建公廁5座。醫聯體建設深入推進,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工作進展順利,“省級衛生先進區標兵”晉升成功。
軍民融合長足發展。碾子山區積極探索軍民融合發展道路,特有的軍工資源和良好投資環境吸引大連興科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齊齊哈爾天久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山城,項目總投資1億元。企業通過自主知識產權創新研發整套碳纖維生產裝備,國內首條功能性低成本大絲束碳纖維生產線于5月正式投產運行,生產的48K碳纖維填補了國內工業級大絲束碳纖維生產空白。今年計劃生產碳纖維100噸—200噸,產值2000萬元。日前,首屆“功能性與低成本碳纖維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論壇暨第三屆汽車輕量化技術研討會”在齊齊哈爾市舉行,中國工程院杜善義、蹇錫高院士,科技部碳纖維專項863首席科學家徐堅等80余位行業專家、教授及200多戶企業參加論壇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