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生蠔、澳洲龍蝦、俄羅斯帝王蟹、挪威北極鱈……位于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的國際冷鏈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匯聚了“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重點國家的上萬種生態、綠色、有機冷鏈食品,令前來選購的島城市民目不暇接。
不遠處,青島保稅物流園區新建的4萬平方米保稅倉庫已經竣工,30萬噸冷鏈快倉基地項目一期工程也投入了運營。據統計,在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目前共注冊有進口快消品類企業400余家,2017年在省內累計開設各類進口商品直營中心90余家,經營商品種類近萬種。家門口就能買到門類齊全的進口商品,給市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
與進口商品并列,高新技術、文化貿易、大宗商品保稅期貨交易、小宗農產品交易、跨境電商、汽車產業、物流產業、航空產業、光電產業組成了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十大新興產業平臺,成為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
在新功能、新業態的帶動下,青島前灣保稅港區物流倉儲規模已達到145萬平方米,年周轉能力突破500萬噸;橡膠輪胎、棉花檢測實驗室成為全國檢驗檢疫系統最大實驗室,促進青島口岸棉花進口占到全國的60%;累計進口整車4.9萬輛,成為全國第二大平行進口汽車口岸;建成了全省首個集進出口、保稅倉儲、展示、交易、鑒定、投資于一體的國際藝術品貿易平臺;保稅備貨業務順利開通,率先在全市探索跨境電商“全模式”發展格局;通用航空起降點獲批并開工建設,傾力打造全省最具特色通用航空產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轉化服務平臺投入運營,世界首臺千瓦飛秒激光器在區內國有控股企業研發成功,光制造產業園開工建設。
一系列探索中,支持企業“走出去”收效最為顯著。2017年,這里交出了一份優異的成績單:威拓國際貿易收購馬來西亞興華公司開展巖瀝青煉油項目;北海石油裝備公司與哈薩克斯坦合作伙伴簽訂8400萬美元的“1+7”套油田伴生氣回收裝備合同,首個啟動項目輸出環保設備貨值約1700萬美元,在與以色列IDE和法國威立雅兩大全球水處理行業巨頭的競爭中勝出,成功拿到哈薩克斯坦4萬噸日處理能力海水淡化項目;先后在美洲、歐洲和澳洲等地的8個國家布局3.5萬平方米海外倉。開放贏得發展,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寬,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
在保稅港區壯麗的發展畫卷中,率先開展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今年,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與全球互聯網巨頭網易公司就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青島項目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此舉標志著作為多年來穩居國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業務龍頭地位的網易考拉海購正式落戶青島,這也是青島前灣保稅港區自2018年國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政策落地以來引進的首個重點項目。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和青島海關的大力支持下,簽約后僅僅20天,網易考拉海購青島保稅倉便正式投入運營,島城及全省人民現在已經開始收到發自“家門口”保稅倉的跨境商品。天貓國際、京東、小紅書等國內知名電商企業以及本土乳制品企業——圣元奶粉的跨境零售進口項目也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再加上前期已開通的“直購進口”和跨境出口業務,青島前灣保稅港區已成為青島綜試區唯一可實現跨境電商“全模式”運作的園區。作為保稅港區乃至全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重要抓手,跨境電商將有力助推全市外向型經濟發展和物流產業轉型升級,提升全市的對外開放水平和城市整體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