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州吳江區舉辦2016蘇州第二屆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大會,全面瞄準人才與項目對接,打造永不落幕的“智造盛宴”,助推智能工業成為吳江經濟發展新引擎。
“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大會的舉辦,順應了吳江轉型升級的需求,讓智能人才及項目發展形成滾雪球效應。”吳江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王海鷹說,借助永久落戶的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大會,吳江集中打造“智能裝備”領域前沿技術的發布地、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的聚集地、相關產業項目的孵化地與提供完善配套服務的親商地。
大會期間,亨通集團、博眾精工等46家吳江本土重點企業提出60多項技術與項目合作需求,與國內外專家團隊對接。五個重點項目完成現場簽約,包括蘇州大學與銀旭隧道合作研發的國內首條軌道交通行業重大智能裝備制造生產線等。
近年來,吳江緊跟“中國制造2025”步伐,將智能工業作為工業轉型的主攻方向,出臺多項扶持智能工業發展的鼓勵政策。吳江重點啟動智能工業發展“三年滾動實施計劃”與“155計劃”,即吳江在2015年至2017年期間,培育智能工業100家示范企業、500家試點企業、5000家行動企業,著力在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智能應用和智能管理領域形成先發集聚優勢。
2015年,吳江全年完成智能工業投資88億元,40家重點企業萬名工人擁有工業機器人341臺(套),達到德、日等先進國家的智能工業平均水平。2016年一季度,吳江圍繞智能設計、生產、裝備、企業資源計劃管理、供應鏈管理、生產性電商等六大智能制造環節,完成投資額23億元,占工業技改投入比重上升至60%,智能工業全面崛起。
截止目前,吳江已建成70家智能工業示范企業、300家智能工業試點企業,其中,吳江的10個智能車間被認定為省級示范車間,其數量名列江蘇各區縣第一位。
據悉,吳江將以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現有企業智能化改造,推動制造企業在產品質量、品牌打造、標準制定、研發投入方面下苦功,為轉型提供全面的智能支撐,打造發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