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前往宜賓江安陽春工業園區,看到一排排行道樹整齊的排列在道路兩側,新安裝的路燈間插在其中,遠遠望去猶如一條綠色長龍,走在園區的工業大道上,仿佛置身于一座園林之中,記者行至剛修建好的綠化廣場時,恰好碰到帶著孫子玩耍的張朝興老人,他興致勃勃的告訴記者,現在的園區比以前更漂亮了,完全感覺不到住在工業園區,生活十分舒心愜意。
去年以來,為深入推進工業強縣戰略,加快園區發展步伐,進一步提升園區品質,江安縣委、縣政府圍繞“打造循環產業基地,建設美麗生態園區”的發展定位,以“三個示范縣”為目標,科學制定規劃,加強協調配合,政企全面互動,使園區品位得到逐步提升,著力建設人文環境厚重的魅力園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園區、基礎設施完善的靚麗園區、持續發展動力強勁的示范園區。
“全面升級,巨資改造”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小軍說,園區以“創建、提質、增綠”為主線,大力實施品質提升工程,今年以來,共整治和黑化道路8480米,新建道路1960米,安裝路燈345盞,新建綠化廣場4個,綠化201737平方米,整個品質提升工程投資達9000萬余元,徹底改善了園區原有面貌。
“過去是企業選擇園區,現在園區也要選擇企業,看是否綠色環保生態,看是否能形成上下游產業鏈。”李小軍說,環保門檻堅決不降低,江安在打造綠色化工戰略中鐵板釘釘,企業發財,地方發展,什么都可以坐下來談,但環保不過關就不能談。江安縣委、縣政府領導多次在會上強調,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嚴把企業準入關,凡環保不符合要求的新建項目一律不準上馬,凡環保設施未經驗收合格的在建項目一律不準投產。
“園區要求入駐企業必須在環保設施建設方面達到國家環保標準,實現達標排放,并按照園區批準的環評要求進行排放,企業才能運行。園區企業也加大了環保設施建設投入力度,使用清潔能源,用天然氣作為燃料,實現達標排放,推動節能減排。”李小軍告訴記者。
近年來,陽春工業園區進一步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力求在引進科技含量高、發展效果好的企業的同時,始終堅持以拓展和加深園區產業鏈條為宗旨,創新提出了招商項目要“有利于完善產業鏈條、有利于推動當地就業、有利于增加本地稅收、有利于友好園區環境”的“四個有利于”工業園區招商標準,規定“投資額小于3000萬元的不進園區、廢棄物不能循環利用的不進園區、投資強度不夠的不進園區”,園區引進企業質量和園區主導產業擇優度大為提升,引進了一大批優質產業項目,園區產業鏈條的發展深度和寬度不斷加強。
宜賓琦豐綠色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利用生物質發電的企業,該企業利用農產品加工企業產生的酒糟、竹屑、桔桿等廢棄物,年發電量1.73×108KWH(30MW),發電產生的蒸汽直接供應園區,將減少園區燃煤鍋爐和二氧化硫排放,生產剩余灰份,則與園區內臺灣宸和科技公司配套生產有機肥,實現了產業鏈的循環利用。
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了“綠色化工、竹類加工、酒類食品、港口物流”四大特色生態循環產業鏈。這4條產業鏈條之間到底如何運作,催生循環經濟,園區有關負責人邵世本解釋說:“以此4條產業鏈為基礎進行縱向、橫向產業配套,深化產業鏈條,降低企業成本,形成抱團取暖的園區產業集聚洼地,園區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大幅降低,園區環境容量明顯改觀,園區生態環境大為改善。”
“我選擇江安,看到的是整個中國西部市場,因為江安是連接成渝經濟區的重要紐帶,是四川省‘51025重點產業園,有著優越的發展環境’ 。”宜賓宸和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說,未來宸和將建20條生產線,是一個集生態、經濟效益于一體的現代經濟環保項目。
自今年1-7月以來,江安招商引資在建項目24個,到位資金76.1億元。在第十五屆西博會期間,分別與四川希望教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湖南三湘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辰鑫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企業共簽約20個項目,簽約金額達62億元。
截至11月底,工業園區共入駐企業61家,其中規上企業31家,投資上億元的企業15家,年產值上億的企業14家。園區工業總產值實現140.1億元,同比增長15.1%,實現銷售收入135.9億元,同比增長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