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國灣畔的羅勇府是泰國重要的工業基地,位于泰國政府著力打造的東部經濟走廊的核心區域,上千家各國企業在這里投資興業。
2006年泰中羅勇工業園的建立,又為這里增添了亮麗的中國色彩。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后,羅勇工業園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參與國家之一,泰國迎來中國投資的熱潮。“一帶一路”倡議,讓羅勇工業園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泰中羅勇工業園坐落于泰國東部海岸、靠近泰國首都曼谷和廉差邦深水港的地方,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中國企業借助其交通區位、政策優惠以及基礎設施等優勢取得發展機遇的同時,泰國也在居民就業、人才培養、技術轉移等方面受益。
如今,羅勇工業園已成為中國產業在泰國乃至東盟的最大產業集群中心和制造業出口基地,順應了“一帶一路”建設的需求,也印證了“一帶一路”倡議的高瞻遠矚。
相較于憑借區位優勢建立合作園區實現互利共贏,“兩國雙園”模式更是備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青睞,以期尋求更進一步的合作共促經貿往來。以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產業園區、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產業園區為例,在專攻產能合作的同時,成為我國企業“走出去”的重要載體。
商務部的統計顯示,5年來,中馬兩國通過“雙園”模式,在聯合招商、國際產能、跨境電子商務等多方面的合作成效顯著,園區建設快馬加鞭,產業入駐穩扎穩打,中馬欽州產業園建成及在建的產業和城市項目近100項,總投資約500億元,入園項目投資超過280億元。馬中關丹產業園一期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已吸引了7個代表中國優勢產能的項目入駐,其中包括年產350萬噸的現代化全流程綜合性鋼鐵廠、大型輪胎生產基地、鋁型材加工項目、煉油催化劑項目等,投資金額超180億元。
可以說,一個個真實鮮活的合作案例表明,中國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倡議與沿線國家展開多方面合作,正是遵循著始終以經貿合作為重要基石的原則,踐行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這一點,從我國不斷增長的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以及所創造出來的就業、產能對接、經貿發展等多方面積極影響便可得以印證。
以經貿合作共促“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實現共贏發展,客觀上是各個沿線國家的實際需要,更是全球貿易增速回升的重要力量。這一點在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更加難能可貴。“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正在也將繼續成為抵制貿易保護的重要支撐力量,共同促進沿線各國不斷深化包括經貿合作在內的多方面合作,實現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