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武漢汽車產業超越鋼鐵,首次成為千億產業,并連續7年蟬聯武漢第一大產業。
被稱為“車都”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因車而興,也因車而憂。去年,該區汽車產量達到134萬輛,汽車及零部件占該區產值的70%以上。業內人士分析,國內汽車產銷量將在2025年左右達到峰值。產業結構調整勢在必行。
下一個千億產業在哪里?全國最大的通航機場落戶武漢,世界飛行者大會落戶武漢……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些列大動作,讓千億通航產業鏈藍圖初現。“車都用近20年將汽車產業做到千億級,我相信通航產業達千億絕對用不了20年。”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通航產業園常務副主任王家茂說。
通航產業在武漢迅猛發展,將給市民生活帶來哪些變化?楚天都市報記者連日展開了采訪。
兩次延長跑道流露產業雄心
上月6日,一架賽斯納208單發渦槳式輕型發動機,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通航機場試飛成功。這座擁有1600米長跑道的機場,是目前全國跑道最長、體量最大的通航機場。
而在最初,這座機場跑道設計長度為800米。去年9月,國際航空聯合會主席約翰·格魯姆斯特羅斯、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主任賈冰等一行來漢,調研首屆國際航聯世界飛行者大會(WFE)籌備情況時,提出“800米跑道不夠,將影響一些機型參賽。”
記者旁聽了調研會,當時武漢經濟開發區的負責人當場就拍板,將展開論證跑道延伸至1600米的可行性。而時隔不到一年,這條全國最長的通航機場跑道已建成。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通航產業園常務副主任王家茂稱,當時該區提出要建通航機場時,曾招來不少非議,認為目前空域沒放開,搞不起來。但省、市、區都重視通航產業,作為轉型升級的戰略產業來打造。“20多年前,武漢開發區做汽車時,大多數人也不會想到汽車會如此普及。”王家茂說。
他透露,遠期該機場跑道還將進一步延伸至2200米,漢南還要建水上機場。1600米跑道可起降小型運輸機,而2200米足夠噴氣式公務機起降,“將成為武漢私人飛機和公務機專屬機場。”
除了建機場外,該區還引進了俄羅斯直升機組裝、生產項目,可實現年組裝卡-32直升機10架、年生產安薩特直升機50架,全面投入生產后將實現年產值30億元。
而將在今年11月4日至7日舉行的世界飛行者大會,更是重頭戲,將有20多個國家788架(具)各類航空飛行器齊聚武漢。
王家茂稱,該區將通過10年至15年,將通航產業做到千億級,形成包括通航飛行器及零部件制造,通航營運、培訓、維修等領域的產業鏈。
國家在推動低空空域放開
今年2月1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了《通用航空“十三五”發展規劃》(下簡稱《規劃》),其中提到“我國2015年在冊通用航空器為2235架”。
“美國有20多萬架通航飛機。中國在此領域差距很遠。”王家茂說。
即便和金磚國家相比,我國的通用航空發展規模也很小。《規劃》中提到,“運營規模僅為巴西的1/3,機隊規模為南非的1/6。”
王家茂稱,目前我國通航產業面臨空域未放開等瓶頸,漢南通航機場目前取得放開空域在高度600米以下,“遠未達到通航的需求。”但產業的前景有著可看得見的未來。
《規劃》提出,“重點推動實現真高3000米以下監視空域和報告空域無縫銜接,并根據通用航空實際需求及空域環境,適當調整空域高度,劃設低空目視飛行航線,方便通用航空器快捷機動飛行。”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通用航空機隊規模將達到5000架以上,年增長速度為17.5%。“我相信,屆時我國的通航機隊會超過這個數字。”湖北蔚藍飛行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銳說。
目前,我省正在通航領域不斷發力,省內通用機場數量增至6座。我省通用航空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力爭全省建成和在建的通用機場達20個,基本覆蓋全省17個市(州),建成一批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和停機坪。
飛機將像的士隨到隨走
雖說現在,很多人喜歡說“打飛的”,但民航班機有著固定的航班時刻,并不能真正像的士一樣隨到隨走。“在不遠的將來,飛機像的士一樣隨到隨走,將不是夢。”王家茂說。
據他透露,目前漢南通航機場尚未完工,但已和11家通航企業簽約,未來將會有80架飛機,放在該機場運營。同時,省機場集團公務機中心主任羅勇也來該機場調研,宣稱將在該機場布局公務機飛行運營。
現在通航飛機價格已非常親民,最便宜的也就100余萬元一架。但王家茂稱,到目前為止,武漢還沒有個人擁有飛機,因為飛機起降需要跑道、航油、氣象等多種配套資源,短期內無法像汽車一樣停在家門口,必須托管在機場,托管維護費用較高,因此離個人購買飛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出門走親訪友,租個共享飛機自駕,并不遙遠。”他說。
如果你想像美國一樣,過著飛機停家門口,出門就起飛的生活,其實也可以實現。王家茂稱,漢南機場旁邊將建一個通航小鎮,“國外飛機開到家門口大路上就起飛,其實就是通航小鎮,大路就是小鎮居民共享的飛行跑道。”
學個飛行執照要10來萬元
要能自駕飛機,首先得學會怎么開。通航的產業鏈上其實有著一塊前景很大的飛行員培訓市場。《規劃》中稱,我國通航飛行員2015年是3402人,到2020年將達到7000人。
那么考飛行執照難不難呢?湖北蔚藍飛行文化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銳稱,飛行執照分為私照、商照和航線運輸執照。此外,還有一種運動執照,不能做航線飛行,只能作為體育運動來玩。私照對身體要求較松,“只要能開汽車,開飛機一般沒問題,但必須沒有心臟病和高血壓。”
他介紹,考私照體檢時,會讓考生正轉幾圈,再反轉幾圈,5分鐘人恢復正常,不暈不吐就行,“有的五六十歲都過了體檢。”
記者了解到,國產大型客機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就是該航校的學員。他2013年開始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到該航校的襄陽基地學習,當時是里面年齡最大的學員,學了兩三年,終于拿到執照。吳光輝自稱,“要想設計好飛機,必須了解它,包括環境、法規、機場、氣象等,至少得懂怎么開飛機。”
學私照得要多少錢?“起碼要20多萬元。”黃銳說,“除了理論學習,還有40個小時大綱,包括38小時真機操作,才能參加考試。”
據王家茂介紹,目前市場上有的航校私照學費在12萬元左右。
面對這么昂貴的費用,普通工薪階層恐難承受。黃銳透露,目前主要是一些企業主和高管在學,“但在武漢暫時沒有很有名的企業主,跟個人興趣和時間有關。”曾有一個搞挖土機租賃生意的小老板,想學商照,從而進入通航公司搞飛行運營,“因為私照是不能從事營運的。”
黃銳表示,去年湖北有20多人通過該航校學習考了私照,而全國去年新增2800多人學完私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