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山東省臨沂市全市優質農產品基地品牌現場觀摩會上,沂水取得了全市第二名佳績。今年以來,沂水縣圍繞“走在前列,爭創強縣”目標,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發展的要求,聚集現代生產要素,著力建設了一批“生產+加工+科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以18處現代農業園區為首的產業項目,打造出了美麗鄉村。
全盤考量,現代農業列入發展戰略。今年以來,沂水縣將現代農業工作列為全縣五大戰略重點工作之一,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2017年現代農業綜合考核辦法》,將“繼續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列為全縣“125”工程十項重點工作之一,將9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項目納入全縣50個重點項目。在具體工作推進上,出臺了《現代農業項目申請納入及退出“125”工程標準》和《現代農業工作月考核打分標準》,對全縣18處重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實行周調度、月考核、季點評,形成流動評價機制。把工作推進不力,建設速度緩慢的園區建設項目從“125”工程重點項目中剔除出去,把建設成績突出的園區建設項目吸納到“125”工程重點項目中來,對每月工作推進前3名鄉鎮授予“現代農業工作流動紅旗”,并先后召開了兩次全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重點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議,在全縣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
專業設計,園區建設再上新臺階。對今年新建的18處重點園區全部聘請有資質的規劃單位進行專業設計,規劃一步到位,使園區基礎設施配套、生產設施裝備、新技術新模式實現了新突破。截至目前,共新建各類高標準設施農業大棚286個,發展設施農業面積42.39萬平方米,各類園區共引進農業新品種42個,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20余項,有力地推進了當地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轉型升級。特別是在蔬菜產業上,積極學習引進先進理念和先進技術,推進全縣蔬菜產業發展彎道超車,取得了多項歷史性突破。黃山匯博蔬菜產業園區實施的水培蔬菜項目,建成了全縣第一座鋼玻璃結構連體大棚,實現了連體大棚水培蔬菜種植模式上零的突破;四十里堡鎮鴻強蔬菜產業園區建成了全縣第一座高標準育苗日光溫室大棚,實現了蔬菜產業化、集約化、現代化育苗零的突破。
資金多源,園區投入實現新突破。各產業園區不斷拓寬建設投入資金來源,共計劃整合各類資金投入18.99億元,其中整合各類政府項目資金投入1.22億元,招引工商資本投入8.74億元,18個園區中計劃總投資過億元的項目有5個。一大批工商資本參與投入的大項目、好項目在沂水落地生根,為推進農業農村轉型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龍家圈鎮花彩小鎮建設項目計劃招引工商資本投入2億元,目前已完成投入1.37億元,建成特色花卉園區700多畝,栽植大玉蘭、郁金香、櫻花、杜鵑等各類觀賞花卉200多萬株,打造景觀20余處,園區建成后,將成為一處集花卉旅游、親子游樂、特色民俗、休閑購物、果蔬采摘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觀光園區。
優勢融合,園區發展取得新進展。在各類產業園區建設中,沂水始終把拓展園區加工、旅游、培訓、倉儲、銷售等特色功能作為推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創新點,努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科技園區、創業園區“三園同建”,打造終端型、體驗型、智慧型、循環型現代農業,促進了農業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和農產品供應鏈的貫通。在18處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建設中,規劃拓展農業休閑旅游功能的園12處,規劃拓展加工、現代營銷等功能的園區8處,目前已基本配套建設完成園區辦公服務設施9處、恒溫庫2處、批發市場3個、電商中心2處,新上旅游主題景觀15處,新增餐飲設施2處、就餐客位500個。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市級以上休閑農業旅游示范點23個、農業部美麗鄉村(鎮)2個,打造國家4A級景區6處、2A級以上休閑農業旅游景區15個。全縣已有沂蒙全蝎、地瓜干、紅香椿、金銀花、柿餅、百合、蒙山龍霧綠茶等上百種農產品開展網上銷售,全縣利用電子商務手段推廣及銷售農產品的農業經營主體比例達到 50%以上,世紀春、申和益、蒙山龍霧、鼎福食品等4家農產品加工企業被評為市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