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成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獲悉,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之際,成都的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作為成都唯一被納入國家和省政府老工業基地“8市1區”搬遷改造范疇的青白江區,始終堅持工業“一業定乾坤”,通過做好“加減乘除”、做強“蓉歐+”產業,加速產業轉型升級,有力推動了成都市工業經濟發展質效。
堅持工業“一業定乾坤”
“加減乘除”加速產業轉型
結構性問題,是當前我國經濟“三期疊加”下普遍面臨的共性問題。近年來,受環境資源約束、產業結構不合理化、接續性產業發展不足、發展方式轉變緩慢等因素的限制,傳統產業產值、效益連續下滑,發展日益困難。面對壓力,作為成都老工業區的青白江積極按照市委市政府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安排部署,積極引導企業做好“加、減、乘、除”法,幫扶企業在技術升級、產業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工業“一業定乾坤”得到生動詮釋。
做加法——大力發展高端產業。目前,全區已有各類工業企業7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63家,新材料企業30余家。
做減法——勇于淘汰落后產能。目前,已有17個低碳項目竣工,總投資達12.5億元,匯集了重汽王牌、天翔環境、巨石、臺玻、天馬軸承等一大批低碳發展領先企業。
做乘法——創新驅動激發活力。 做除法——破除阻力助推轉型。
“蓉歐+”帶動產能轉移
重構全市產業格局
去年8月,中歐班列蓉歐快鐵延伸至廈門,開行了廈蓉歐班列,這是中國唯一由自貿區開出的中歐班列。今年6月20日,統一品牌后的中歐班列(蓉歐快鐵)首達波蘭,向全球展示了與眾不同的“成都速度”。如今,四川獲批設立自貿試驗區,蓉歐快鐵串聯起四川自貿區與歐洲中亞,讓資源全球化配置有了更價廉、更高效的選擇。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深入推進,“蓉歐+”不僅改變了國際物流運輸格局,還有產能轉移和產業升級。為深入實施“蓉歐+”戰略,青白江在駐區大型國企老廠區為核心及周邊區域共11.8平方公里,高標準規劃建設“智慧產業城”,規劃37.02平方公里發展臨港工業。在產業定位上,擬發展“基礎智慧產業、智能制造業和智慧服務業”三大主導產業,重點推進新材料、3D打印、大數據、新能源裝置裝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型金屬制品、智能產品制造、(跨境)電子商務、創新創業服務和科技服務等10個細分產業領域,到2020年實現產值400億元,到2025年實現產值800億元,打造成國內知名智慧產業城、西部老工業基地轉型示范區、“蓉歐+”戰略創新創業引領區。
實施“工業強基行動”
成都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
9月20日,攀鋼集團正式啟動積微智慧產業園建設。作為攀鋼發展非傳統產業的核心戰略項目,規劃占地面積7000畝,未來將重點發展盈利性好、科技含量高、綠色環保的企業和項目,打造成去產能、轉型升級的國家級示范園區和先進制造業重要承載示范區。
今年以來,成都通過深入實施“工業強基行動”,全力促項目、擴投資,全市工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2016年1~9月,全市完成工業投資1629.6億元,同比增長35.6%,增速分別高于全國32.4個百分點、全省25.1個百分點。
按照規劃,在未來幾年,成都市將在重點產業及其主要領域全面推進創新驅動,實施產業創新、技術創新、業態創新、集群創新、要素創新5大創新行動,到2020年,全市率先實現創新驅動引領發展,工業創新要素高度集聚、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成果持續涌現,形成以創新驅動為主的引領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以綠色、循環、低碳為主要特征的現代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