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西青憑借著便捷交通體系,知名大學、大專院校聚集的技術、人才優勢搭上大健康產業發展直通車,逐漸形成了以傳統醫藥產業為主導,營養保健食品、健康服務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新格局,匯聚了包括以武田藥品、大冢制藥、力生制藥全線項目等為代表的國內外知名企業和健康產業園。
龍頭帶動產業集聚發展:傳統醫藥產業碩果累累
傳統醫藥產業包括眾所周知的原料藥及制劑、中藥材、中藥飲片、中成藥、生物制品等等。全區一半以上的醫藥產業落戶在西青經濟開發區。在開發區醫藥產業園里,幾家傳統醫藥產業已經全面完成了提升改造,這其中就包括全國醫藥制劑領域的龍頭企業力生制藥。
今年4月,投資8.45億元的力生制藥西青新廠已經全線竣工投產。據企業負責人介紹,新廠投入使用后,將達到固體制劑100億/年、原料藥5.5噸/年、中藥材處理19.2噸/年的生產能力。
西青區通過置換方式幫助企業整合原有的三個廠區資源,為力生提供了300畝土地建立新廠,新廠不僅包括國際一流的生產線,還包括先進的研發中心。力生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這里生產的藥品都達到了國際上通用的GMP最高標準。除此之外,中心建立了三大技術平臺,即:緩控釋制劑技術平臺、微丸技術平臺和定位釋放技術平臺,為企業自主創新提供堅實的保障。
為幫助企業相互協作形成集群發展效應,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西青為企業引入相同或相通的產業鏈條企業。借助發展的東風,力生先后與日本醫藥企業合資成立了天津樂敦中藥、天津田邊制藥和天津新內田制藥三家制藥有限公司,極大地推動了西青開發區醫藥產業發展。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75億元,比上市前翻了一番,實現稅收1.1億元。預計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8.05億元,稅收1.5億元。
多樣幫扶全方位統籌:新興健康產業迅速集聚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日益重視,涉及醫藥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健康管理和健康咨詢在內的新興健康產業迅猛發展。為迎接戰略性產業發展機遇,西青迅即展開行動。
針對企業在選擇落戶地時最關注的要素——核心技術和資金做支撐,西青分別從處于孵化期、加速期、成熟期等不同階段的項目需求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匯集和引進一批專業服務機構,持續豐富專業化平臺設置。
西青積極聯系高校、專業研究院等專業機構,幫助企業開展產學研結合。2016年3月,中國微循環學會腦血管病專委會辦事處在西青成立。作為中國一級學會,中國微循環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以西青開發區賽達新興產業園為據點,聚集全國的微循環領域醫學專家,開展醫療咨詢服務與新產品研發。
專委會主委金學隆告訴記者,中國微循環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將在西青開發區建立專業的醫療咨詢服務平臺,構建大型醫療咨詢體系,組建微循環開放實驗室,開發高科技醫療產品,建立醫學學術交流基地。這也將進一步拓寬西青區大健康產業的發展領域,為大健康產業項目與人才引進注入新動力。
創新營銷服務理念:打造特色大健康產業園
為更好地發揮西青大健康產業的規模優勢和聚集效應,打造有特色的大健康產業園既是順勢而為,又迫在眉睫。西青實施精準招商,積聚了一批品牌過硬、效益可觀的領軍企業。
作為天津最古老的中藥企業,天津同仁堂先后吸納宏仁堂、狗不理兩大品牌企業,以建設專業化園區為工作主線,從產業、載體、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在西青開發區建立了集制藥、餐飲、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醫藥文化生態園區,成為國內少有的匯集3家“中華老字號”品牌的園區。
一方面,同仁堂積極順應“互聯網+”發展趨勢,創新營銷模式,在園區籌建同仁堂大藥房,通過B2C模式向消費者提供產品銷售、信息咨詢、診療顧問等服務,實現“生產—研發—銷售—服務”一體化。另一方面,同仁堂還提供“線下體驗”模式。目前狗不理工廠店已正式對外營業,前廠后店的經營模式使得消費者在品嘗美食的同時,零距離感受狗不理包子的制作工藝及流程。
據開發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開發區已形成了醫藥研發、藥品生產、醫療器械、醫藥服務平臺、醫療診斷與咨詢等完善的產業集群,形成了包括食品機械制造、食品生產加工、食品包裝、倉儲、流通銷售在內的完整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