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出爐
智能制造項目將獲銀行重點支持
8月30日,市政府辦公廳在重慶市政府網發布《重慶市銀行業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若干措施》從多措并舉加大銀行信貸供給、多管齊下提升企業融資能力和多方施策落實配套保障三個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舉措。
梳理發現,這20條舉措的內容主要圍繞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展開,“含金量”高、針對性強,同時對銀行業金融機構和相關部門也有相關要求。
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大力支持智能制造項目
《若干措施》提出,要有保有控實施差異化信貸政策。對符合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數據智能化領域的實體經濟企業,實施細化分類名單制管理。加大對高新技術企業、重大技術裝備、基礎工業、智能制造及智能化改造、鄉村振興等項目的支持力度;對鋼鐵、有色、建材、船舶、煤炭等產能過剩行業中有競爭力、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區別對待,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嚴格限制信貸資金通過投資投機性購房等方式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等。
實施分類投放,加大對成長型工業企業信貸支持力度
《若干措施》要求靶向精準實施分類投放。即對全市100戶重點工業企業、100戶成長型工業企業及產融合作銀企對接“白名單”企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對納入重點監測企業名單中符合產業政策、有市場、有效益,但暫時經營困難的企業,要繼續支持合理信貸需求,通過銀企協商就合理信貸額度達成一致,避免“一刀切”式的抽貸、停貸、壓貸。必要時,實施銀企協調聯動機制,推動債權銀行開展收回再貸或展期續貸工作。
創新物流金融模式,開展動產質押貸款
《若干措施》同時要求創新物流金融模式。其明確指出:銀行要會同物流金融平臺,加強與供應鏈核心企業進行系統對接,開展動產質押、應收賬款質押貸款。同時,利用物流金融“全過程監管+大數據監測”,為實體企業融資提供增信服務,加強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融資支持。
支持貿易全流程融資,探索把多式聯運提單作為信用證結算的交單單據
《若干措施》提出了支持貿易全流程融資的舉措。即支持通過全流程貨物監控以及創新鐵路提單機制,在保障銀行控貨權的前提下,開展鐵鐵聯運、公鐵聯運等陸路運輸單證交單的國際信用證結算及融資服務;
探索多式聯運提單作為信用證結算的交單單據并開展信用證項下的各類融資服務,為“輕資產、高杠桿、低盈利、短周期”外貿型企業,提供從簽訂合同、發貨到銷售的全流程融資服務。
加強銀行監管考核,銀行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低于各項貸款增速將被警示
《若干措施》還就加強銀行監管考核作出了要求——加大對銀行發放小微企業貸款的考核評價力度,對小微企業貸款同比增速低于各項貸款增速、有貸款余額的戶數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的銀行,采取警示措施;強化貸款投放監測與考核,確保貸款資金真正用于支持小微企業和實體經濟;
加強貸款成本監測考核,對個別貸款利率定價明顯高于當地同類機構平均水平、下降空間較大的銀行,要強化監管工作要求;提升對小微企業、科創企業和“三農”等實體經濟不良貸款的監管容忍度。
此外,《若干措施》還提出了聯合授信實施一致行動、合理配置貸款期限、集匯資源加大信貸投入、提升金融科技運行效能、用足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持地方法人銀行發債融資和用好財稅杠桿政策等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