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投資額達250億元的粵西首個濱海旅游產業集聚區正在吳川市東南部沿海構建。
3日,從吳川市大山江街道東望,覃巴、王村港兩鎮得天獨厚的海岸線,正被一個個投資巨大的旅游項目搶灘。“超五星級”、“水上樂園”、“風情小鎮”、“度假小鎮”、“動物王國”、“海上絲路公園”等一個個充滿現代旅游產業策劃氣息的概念陸續推出。
與此同時,吳川旅游產業刷出了一個又一個突破歷史新高的數據。2017年,該市旅游稅費收入近4億元,占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58.81%,成為財政收入第一支柱。其中,僅鼎龍灣國際生態度假區繳納的稅費就達3.34億元。當年,該市旅游業增加值達17.99億元,實現旅游投資22.17億元。
財團搶灘旅游產業來勢迅猛
就構建粵西首個濱海旅游產業集聚區的巨大投入,擺在當地政府部門面前的難題并不是資金來源,而是能否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畢竟,一個項目從洽談到規劃,再到審批立項,需要程序和時間。為此,該市發改和旅游主管部門,正進入前所未有的工作緊張期。如何解決各種瓶頸問題,搶時間完成程序,讓投資的錢能高效地花出去,正成為主管部門“幸福的煩惱”。
吳川濱海旅游產業的“幸福”,并非自天而降。從自身資源看,海岸景觀優勢明顯,江海交匯,岸線長達88.9公里,且一律朝南,沿岸防護林帶完整,被聯合國定為“人與生物圈考察點”。岸灘既有碧海銀沙,又有礁石群峙,年平均氣溫22.9℃,是人體感覺最舒適的黃金氣溫;海邊負離子含量高達5205個/cm3,是天然大氧吧。從政策環境看,國家旅游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建設一批海洋(海島)旅游集聚區,大力開發加快濱海等休閑度假產品開發;省政府出臺的《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著力構建“一核、兩帶、三廊、五區”旅游布局,其中“兩帶”即藍色濱海旅游產業帶和綠色生態旅游產業帶。從地緣看,吳川東南沿海是湛江銜接湛茂陽城市發展軸的部位,茂名城區南下水東灣大局已定,與王村港相鄰的沙院、水東、旦場、龍山等鎮沿海,也在重點布局濱海旅游產業。吳川濱海旅游產業集聚區完全可通過對接,形成更為宏大的湛茂濱海旅游大灣區。
在吳川東部沿海,財團搶灘旅游產業來勢無疑是迅猛的。
作為龍頭項目的鼎龍灣國際海洋生態度假區已布局建設10年,至今已累計完成投資60億元。引入全國房地產10強企業碧桂園集團加盟后,發展態勢更為迅猛。總投資20億元,首期投資8億元、占地500畝的全國最大水上樂園去年已基本建成并進行了試運行,該項目年可接待400萬人次。該區的萬千海度假小鎮項目正加緊建設,公寓式酒店一年內兩度開盤均被銷售一空,來自全國50多個城市的來客到此購房度假。共投資15億元的兩座五星級酒店目前已動工,未來,該區將出現包括超五星級在內的10多家度假酒店。今年下半年,該區還將投98億元建設鼎龍灣森林動物王國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接待游客542萬人次,年產值11億元,年稅收超億元。
位于覃巴鎮沙田灣附近的南海明珠旅游區,由香港華大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投資28億元建設,近期可開工建設明珠大道、明珠廣場、明珠塔、海上絲綢之路公園等前期項目。
由廣東榮基集團和廣東恒誠集團投資16億元的吉兆灣國際休閑度假中心項目,主要建設五星級賓館、國際會議中心、水上運動中心等設施。目前該項目正在開展土地報批工作,預計今年下半年可動工建設。
另外,作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的吉兆灣旅游度假區,正在探索創新發展之路,或引入新的財團注資,按國家5A級景區標準升級建設。
大交通帶來旅游集聚格局變化
粵西首個濱海旅游產業集聚區,位于大山江出海口往東至王村港與電白縣交界處的海濱地段,海岸線長27.5公里。計劃總投資250億元,總體規劃面積12.8平方公里,控制性詳細規劃面積1331公頃,當前已投入建設資金50多億元。集聚區的構建,得益于高鐵與空港兩大交通項目的布局。
湛江國際機場、機場高速及深湛高鐵項目的強力推進,廣客專線及廣東濱海公路的規劃建設,讓投資財團對吳川旅游產業集聚區的客源、消費能力等預期數據大為調高。據業內人士透露,已有國內大型旅游集團對吉兆灣旅游度假區深感興趣,希望以全資收購或控股等模式,介入這塊寶地。
2017年,廣東旅游業產值總收入超萬億元,排全國第一,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強。對于如此大的蛋糕,自然成為旅游投入財團的焦點。而省內可投資的新增優質資源有限,使吳川濱海旅游產業集聚區成為“香餑餑”。
今年元宵節,鼎龍灣國際海洋生態度假區借非遺文化巡游之機,聚集了國內外旅行業機構營銷人員參與洽談,客源地覆蓋全國400多個城市及10多個國家。一個旅游資源空間聚合的格局正在形成。
“即便對于珠三角客源,粵東粵西兩側也是充滿‘神秘感’的,如何給客源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便利問題,目前吳川已成功解決了這一系列硬件設施投入問題。”一名來自廣州的旅游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說。
“旅游集聚格局不限于景觀,還包括人文風情、特色美食及紀念品等一系列產業,尤其要避免同質化發展,目前,熱帶濱海旅游這塊,除海南島外,國內還真的缺少集聚區,希望吳川能細化旅游服務產業功能,為游客帶來更獨特、性價比更高的旅游體驗。”一名來自上海的導游表示。
集聚效應在持續作用
“可以肯定的是,旅游產業未來在吳川的地位更為顯著。”吳川月餅行業的一名知名商人表示,他正謀求如何與旅游產業發展對接。“我的月餅有一半銷量在外地,但月餅行銷期只有中秋節前的一個來月時間,偌大的廠房,過了中秋節生產什么,一直是困擾吳川月餅行業的煩惱!”這位月餅商打算,挖掘吳川傳統的特色糕點,打入外來游客的“手信”市場。
新農村建設全國聞名的吳川,在建設濱海旅游產業集聚區的同時,鄉村旅游景點也在迅猛發展,正成為濱海旅游集聚區的強力補充。
塘綴鎮明村靚麗的村容建設,近年引來游客成群,因擔心毀壞村道及綠化,節日期間,該村一度采取購票進村的限客措施,卻越限越多。受這一態勢啟發,該村企業家投資5億元,打造占地3000余畝的生態莊園,正在創建國家3A級景區。
目前,投入巨資建設的吳川鄉村旅游項目還包括:投資2.5億元的金龍島生態旅游度假區、蘭石鎮百官山村萬聚生態農莊。人文文化及歷史文化經典極為豐富的吳陽鎮,近年來持續沿生態田野及百年街巷,布局觀光長廊。
吳川打造濱海旅游產業集聚帶的效應,正在當地的各行各業,產生持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