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疆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的必要性
從基礎條件來看,南疆的客觀現實決定了必須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南疆四地州氣候干旱,植被稀少,風沙頻繁,土壤鹽漬化面積大,沙漠化、荒漠化危害嚴重,生態環境的承載壓力越來越大,對南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愈發明顯。四地州農民人均耕地面積1.93畝,組織化程度低,高效節水推進難。電力等能源基礎建設滯后,缺電少煤制約生產生活條件改善,制約現代產業體系發展。因此,在這樣的基礎上謀求發展,必須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在產業規劃上更加強調綠色發展理念為引領,探索綠色生態產業發展。
從外部看,深度融入“一帶一路”開放戰略,提升國際競爭力,必須發展綠色生態產業。首先,從新疆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來看,南疆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可與之形成互補。周邊國家礦產資源豐富,但產業結構單一,輕工業基礎薄弱,這一自然資源相對優勢及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與南疆發展綠色生態產業形成互補可能。其次,后危機時代各國為了實現本國經濟復蘇,以鄰為壑動用貿易保護主義手段,大量使用以低碳技術為要求的“綠色壁壘”“技術壁壘”等工具。同時全球環境惡化使得低碳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要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中參與國際分工合作,提升國際競爭力,發展綠色生態產業是唯一選擇。
二、南疆綠色生態產業的發展重點
(一)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夯實南疆經濟基礎
生態農業是在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并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農業發展模式。
南疆的生態農業要以節水為重點,以高效優質的農產品為目標,在不斷優化種植業、林果業和畜牧業結構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具體包括節水型種植業和特色林果業、循環型農業、沙漠和戈壁產業、庭院經濟等。
(二)加快發展重點生態工業,提升區域經濟實力
1、提升傳統能源產業。積極利用本地及周邊國家豐富的資源,開展能源勘探、開采合作,爭取實現石油天然氣、礦產資源等產品的進口初加工,努力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大工業制成品的比重,以此來提高南疆出口產品的比較優勢,增強產品競爭力和區域競爭力。可根據南疆各地產業基礎和發展潛力制定各地區發展重點。
2、積極拓展電力工業。新疆周邊部分國家地區基礎設施相對落后,電力短缺,發展受制約。隨著近些年經濟的發展,南疆高壓、特高壓輸變電項目的不斷增加,南疆水電和火電發展迅速,已經形成向外擴展電力工業的基礎。同時,隨著各項目推進,各項技術不斷成熟完善,在建大中型梯度水電基地等方面與中亞國家在電力工業應用技術上有較多的合作空間。
3、大力推廣新能源產業。加快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因地制宜發展小水電、光能、風能、生物質能,推廣應用清潔能源。在山區和邊境村等電網成本高的地區積極推廣戶用太陽能發電和小水電;在大中型集中養殖區建設沼氣池并利用沼氣發電;在農區,利用豐富的植物資源發展生物質能源。對外積極開展新能源推廣合作,開拓周邊國家新能源市場。
4、深度發展加工制造業。要深度挖掘優勢,發展落地加工產業,形成與中西南亞市場緊密聯系的裝備制造、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維吾爾醫藥、輕工業產品等加工制造業中心,提升加工制造環節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形成競爭優勢。
(三)積極發展生態三產,提升產業結構水平
1、交通運輸業。近年來,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南疆的區位、交通資源優勢日益顯現。在交通運輸領域,南疆不僅發揮承載國內、疆內人流和物流的運輸功能,還將成為連接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交通運輸關鍵節點。同時,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將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吸納更多勞動力就業,對于促進南疆經濟的發展起到乘數效應。
2、互聯網通信業。南疆可利用對口援疆的有利時機和人才重點向南疆配置的政策優勢,以人力資源為主導,積極開拓中亞、西亞信息技術市場,發展外向型信息產業。這一領域合作項目較多,前景廣闊。應選擇重點合作領域,以點帶面,形成具有實質性合作內容的“中亞互聯網+經濟圈”。
3、金融業。在南疆具備基礎的地區大力發展金融業,為南疆發展提供更有力支撐。
4、民族特色手工業。南疆各民族傳統手工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符合現代人個性化、低碳化、文化消費的需要。應抓住這一市場趨勢,深度挖掘,努力打造手工藝精品和名品,根據各地州基礎和優勢,在南疆形成集商品、文化、藝術和民生為一體的生態產業。
5、旅游和文化產業
南疆擁有稀缺的自然風光資源和獨特的人文景觀資源,具備發展旅游文化產業得天獨厚的條件。沙漠、雪山、高山湖泊、綠洲村落等自然景觀,民族服飾、居所、餐飲、生活習慣等所體現出的與中原文化的差異性都成為吸引中外游客甚至新疆本地游客的重要因素。這也成為南疆發展旅游和文化產業的主要內容。發展集生態保護、文化傳承、旅游發展、群眾增收和擴大對外影響力為一體又相互促進的生態旅游業,最終會助力南疆乃至新疆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多贏。
三、南疆發展綠色生態產業的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對南疆產業發展的統籌規劃與指導。要從長遠出發,科學規劃南疆的經濟增長點和競爭力的培育,以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來布局生態產業。
二是加快改善南疆生態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條件,為南疆生態產業發展打好物質基礎。
三是強化南疆生態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
加大項目資金對南疆生態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在現有基礎上,重點加大對特色林果業、特色旅游業和文化產業、特色民族手工業等的扶持力度,重視對產品基礎性研發、實用技術轉化等環節的專項扶持。
加大財稅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重點發揮各類銀行扶持南疆生態產業發展的作用,拓寬南疆融資渠道;在享受現有各類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對南疆重點生態產業發展給予稅收減免等更加特殊的傾斜政策,引導各類生態產業龍頭企業在南疆投資。
加大援疆工作力度。依托區域特色優勢資源,充分利用對口省市企業的資金、管理和技術優勢,著力引進生態產業發展領域中的大企業、大項目,助力南疆形成生態農業、加工制造、商貿物流等新興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