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川再迎產業發展新契機。近日,重慶市明確將永川區規劃為全市唯一一個數控機床產業基地。力爭到2016年,年產值超過100億元,到2020年形成200家整機及零部件企業的產業集群,成為西部最大數控機床產業基地。
該基地以鳳凰湖和三教兩大工業園為主要載體,分別規劃10平方公里、2平方公里區域,按專業化、集群化、國際化標準要求,發展數控機床整機及床身、導軌、主軸、絲桿、聯軸器、控制系統、刀架、刀具等零部件,以國內及臺灣機床企業為突破,積極引進日本或歐美機床企業。
面對政策機遇 永川優勢獨具
數控機床產業是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重慶市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
重慶市“6+1”產業體系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等六大支柱產業和消費品產業。其中,數控機床整機產業是裝備制造業中的重要一環。
去年,市經信委草擬成立數控機床基地計劃方案,并邀請北京工業和信息產業研究院作產業規劃,篩選目標企業進行招商。
面對機遇,永川區當仁不讓。該區區委、區政府明確,將發展數控機床產業作為永川工業發展轉型升級的大手筆、大動作。
事實上,早在2011年,永川區政府就了制定了促進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計劃發展機床及配套、中輕型鑄鍛等六大產業,形成16條年產值10億元級產業鏈,為成立數控機床基地做好了鋪墊。
而在產業優勢方面,永川“稟賦”頗好。
該區現有各類機械裝備企業160余家,產值突破100億元,數控機床、柴油發動機、液壓系統、汽摩零部件等,都在生產之列。經多年發展,各機械裝備企業機加能力較強,可為數控機床產業提供更多產業配套。
此外,作為重慶職教城所在地,永川擁有以重慶工業技師學院、重慶科創學院等為代表的一批職業院校,其開設的機械加工、數控機床、電子技術等多個相關專業,為數控機床產業發展輸送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才和一線技能工人。該區還匯集國家和省部級科研機構6所,擁有中、高級科研人才2.5萬人,人才資源雄厚。
同時,永川連接成渝,輻射西北、西南的區位優勢讓其數控產品配套重慶、輻射國內、出口歐美成為可能。
明確發展目標 全區同心協力
經區委、區政府認真研究,永川出臺《關于推進重慶市數控機床產業基地建設的實施方案》,大力推進數控機床產業發展,并高屋建瓴確定“10+2”產業平臺規劃。
針對基地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永川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區級相關部門、園區主要領導為聯席會議成員,由分管副區長定期召集會議,專題“解惑”。此外,永川還成立重慶數控機床產業基地建設領導小組,從全區抽調了20名精兵強將,“下撥”到產業規劃、政策綜合、國內招商、境外招商及服務平臺招商組,從政策及人員配置上全力支持基地建設。
種種努力的背后,是一個清晰的目標——2016年,年產值超過100億元,到2020年形成200家整機及零部件企業的產業集群,年產值超過600億元。
具體任務分解到2013年,對接數控機床整機企業及零部件企業50家以上,力爭落戶整機企業2-3家;到2014年底,對接數控機床整機企業及零部件企業200家以上,力爭落戶整機企業達到6-8家,零部件企業達到10家以上,開工及投產企業達到5家以上。
通過前期接洽,目前,永川已成功引進中捷數控、力勁機械等企業,現正與一大型數控機床聯盟接洽入駐事宜。
本月,曾作為2012年全國職業技能大賽重慶地區比賽唯一指定機床的中捷數控機床即將竣工投產,建成后年產量可達300-4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