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統計局發布2018年上半年杭州經濟運行數據:上半年,旅游休閑產業實現增加值440億元,同比增長11.0%,接待游客8266.5萬人次,同比增長11.3%,實現旅游總收入1421.7億元,同比增長13.0%;接待入境游客191.6萬人,同比增長6.0%。
杭州旅游經濟持續增長的數據背后,是城市旅游全域化、旅游國際化的加速推進,在這一態勢下,產業融合下的城市旅游呈現“新圖景”。
鄉村旅游蓬勃發展
搭建鄉村商業新模式
這個夏日,桐廬鳳溪玫瑰園的玫瑰花,因三產融合而身價大增。1000多畝的園區串聯起生態種植、休閑采摘、觀光游覽、農耕體驗、文創產品、住宿度假等多種業態,游客絡繹不絕,一年慕名而來的游客能超過5萬人次。杭黃高鐵桐廬站開通在即,鳳溪玫瑰園與高鐵站僅15分鐘的步行距離,創始人之一的黃偉舜保守估計,高鐵開通后游客的接待量至少是翻倍。
類似于桐廬鳳溪玫瑰園這樣的鄉村旅游模式,只是杭州鄉村旅游活力迸發的縮影。“旅游+”引領杭州旅游發展新方向,桐廬富春江慢生活小鎮、建德航空小鎮、淳安千島湖樂水小鎮與遍地開花的精品民宿,各地田園綜合體與各類A級村落景區,均是杭州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新亮點。
以建德為例,草莓、柑橘、藍莓、枇杷等不同季節的生態農業,成為串聯沿線景區、民宿、農家樂的特色旅游產品。粗略估計,建德四季果蔬采摘游的精品旅游線路,至少有20條,每年涉及果蔬采摘的節慶活動,更是不少于50場,成為周邊游市場的“新寵”。1-6月,建德鄉村旅游接待游客總量為379.42萬人次,增幅達到76.32%。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市旅游經濟活力繼續增強,以“旅游+”為主要融合模式的鄉村旅游,盤活鄉村資源,農旅融合增強當地的“造血功能”,形成新的鄉村經濟商業模式、鄉村旅游產品和鄉村業態。
美麗資源變美麗經濟
城、鄉旅游業態并駕齊驅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活力迸發的鄉村旅游,這一推動旅游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引擎,在杭州城市旅游結構中,地位日益凸顯。據杭州市旅游委員會透露的數據顯示,1-6月全市鄉村旅游累計接待游客2867.11萬人次,同比增長13.57%;實現經營收入25.46億元,同比增長34.02%。
相對于以西湖為核心的城市旅游板塊,鄉村旅游之于整個城市旅游板塊而言,僅僅是后起之秀,但強勁之勢無不透露著它的發展潛力,五年游客接待量增幅超過600%。
旅游全域化伴隨著個性化休閑時代的到來,今年杭州旅游乘勢而為,通過創新思維與品牌培育,挖掘這座旅游新富礦。4月底召開的全市鄉村旅游現場推進大會上,杭州市旅游委員會首次發布十條農旅融合精品旅游線路,涵蓋文化體驗、美麗鄉村、民宿度假、山水意境等多維度鄉村旅游元素,借此打造杭州鄉村旅游品牌,開啟了鄉村旅游從過去的“被動吸引”到時下的“主動招徠”的全新實踐,以超前的視角培育鄉村旅游品牌,并第一時間在武漢、長沙進行旅游項目推薦,吸引了當地旅行商的關注。
站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鄉村旅游的逐步推進,農村“沉睡”的資源被喚醒,成為杭州旅游經濟持續發展的新生力量。
根據《杭州市旅游休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杭州將創新鄉村旅游產品和業態,著力促進鄉村旅游提質增效,積極鼓勵鄉村旅游創業就業,堅持多元化推動、特色化建設、產業化發展、規范化管理,全面提升鄉村旅游的發展質量和服務水平。
城市旅游板塊與鄉村旅游板塊,是杭州旅游經濟發展的“雙駕馬車”,迭代優化旅游經濟結構,豐富了產業鏈,延伸了價值鏈。
創新驅動帶動產品升級
社會資源變旅游產品
如果說,方興未艾的鄉村旅游,為杭州全域旅游注入新的“源頭活水”,那么針對國際市場的“杭州社會資源國際訪問點”的全面升級,則打破了旅游產品千篇一律的尷尬,使旅游體驗從單一的休閑、度假層面上升到精神文化層面。
這個夏天,杭州市旅委推出的“杭州學徒體驗計劃——我在杭州學手藝”,依托于杭州的“社會資源國際旅游訪問點”,為16名在江浙滬生活、學習、旅游的外籍人士,向萬事利集團、王星記、西泠印社等8個社會資源國際旅游訪問點的“導師”拜師學藝,挖掘杭州絲、窯、印、扇、中醫等非遺傳統技藝,及美食、社區服務等生活類的體驗項目,傳播杭州非遺、美食文化,向國際游客開通了杭州最接地氣的杭州旅游體驗方式。經歷為期一個月的項目試水后,這批產品于7月27日落地成為旅游產品,并推出線上預約服務。
“每一個到國外的游客,不僅僅是看風景,而是想了解當地人的生活與文化,正是這些文化精神層面的感受,才能讓人念念不忘、樂于分享。”杭州市旅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04年開始,杭州一直進行社會資源整合,將成熟、優質的社會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通過產品培育、線路設計及包裝,至今已評選出訪問點129個,涵蓋城市公共服務、工業旅游、鄉村生活、社會生活、社會政治及市民生活六大類。
目前,“社會資源國際旅游訪問點”已成為獨具杭州特色的會議獎勵旅游產品,在“后峰會、亞運會、現代化”的機遇期,針對國際客源市場和商旅市場,杭州推出西湖、運河等享譽全球的旅游品牌的同時,由社會資源轉化而成的旅游產品,將憑借其自身多元化的產品優勢和文化內涵,提升杭州旅游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萬事利絲綢博物館、運河谷倉博物館、農夫山泉淳安工廠等“社會資源國際旅游訪問點”的游客接待量均超過3萬人次,其中國際客源占了相當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