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從省工信廳傳來好消息:1至5月份,全省規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909.8億元,同比增長20.7%,比全國平均增速高出14.3個百分點,增速排名全國第三位。
投資有回報、產品有市場、企業有利潤,河北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今年以來,省委、省政府堅定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加注重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新舊動能加速轉換,轉型升級邁出新步伐。
傳統產業促轉型
——提升品質品牌,研發高端品種,推動傳統產業邁上中高端
近日,河鋼邯鋼邯寶冷軋廠內,天車吊起的一卷鋼材,讓河北鋼鐵產業為之驕傲,因為它填補了國內空白。
這卷鋼材是1500兆帕級高強度汽車板,它有著普通鋼板不可比擬的優勢——這是國內抗拉強度最高的超高強汽車板,每平方厘米可以承受1.5萬公斤壓力,其硬度堪比普通核潛艇。但其厚度卻只有1.5毫米,用到汽車上,能減輕車身自重10%—20%,未來將主要用于汽車保險杠、車門防撞桿等零件生產,是個典型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
提起河北鋼鐵產業,一度是低端、初級產品的代名詞。如今的河北鋼鐵產業讓人刮目相看。一大批技術實力強、產品優、品種全的大型鋼鐵企業成為河北鋼鐵產業的主力軍。河鋼唐鋼累計生產10萬噸高端家電板、汽車板,產品成功打入海爾、美的等家電龍頭企業和國際知名汽車廠商。河鋼石鋼的易切削非調質鋼應用于沃爾沃乘用車核心部件,高端齒輪鋼應用于大眾汽車變速箱,上半年新增15家中高端客戶,多個研發項目在高端市場開花結果。
鋼鐵產業,是我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這兩年,傳統產業庫存增加、產能過剩嚴重,企業效益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供需脫節,許多是無效供給。破解這一難題,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握好去產能和培育新動能的關系,全力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改進生產工藝,提高裝備水平,提升品質品牌,研發高端品種,延伸產業鏈條,推動傳統產業逐步邁上中高端。
今年以來,河北省加快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建設,啟動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實施以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超千億元產業基地(園區)、超萬億元產業為支撐的“百千萬”助力工程,對機械、紡織、電子、建材等傳統行業實施一業一策、讓傳統產業煥發生機活力。
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河北正在積極努力——
產業結構在變化。1至5月份,全省鋼鐵產業冷軋薄板、鍍層板(帶)、鋼結構分別增長19.6%、16.2%和52.8%,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產品越來越多。
企業盈利在回升。前五個月,全省鋼鐵、裝備、石化、紡織、醫藥等傳統行業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行業盈利能力大幅回升。
增長潛力在釋放。上半年,全省工業投資完成6987.8億元,工業企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3973.8億元,兩項投資總額分別位居全國第四名和第三名,一大批重點技改項目正在建設。
產業結構在調整。上半年,全省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1348.6億元,同比增長7.2%,對全省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3%,裝備制造業實現與鋼鐵產業并駕齊驅。
新興產業蓄動力
——集中精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最近,“大智移云”一詞頻頻走進河北人的視野!
這個在不少人看來還很陌生的名字,其實是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統稱。如今,我省已把以“大智移云”為重點的網絡信息產業,作為戰略產業優先發展。
在這方面,張北縣已先行一步。過去向北京送能源、送農產品的張北,未來要輸送一種新產品——大數據。
如今,在張北云計算產業集聚區內,張北云聯數據中心、阿里數據港張北數據中心即將試運行。浪潮、華為等知名企業正在洽談入駐,二十多個項目開工建設或正在洽談,一個規模達到150萬臺服務器的云計算產業基地初具雛形。
京津冀云存儲基地、國家綠色數據中心示范基地、全國數據災備中心……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做強云計算產業,張北的“名號”越來越響亮了。
然而,站在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風口上,信息化仍是河北的一塊短板,補齊這塊短板,河北更要奮起直追。省委、省政府提出,搭建“大智移云”創新平臺,下大力加快信息化進程。我省將實施“大智移云”引領計劃,把大數據、智能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擺在創新驅動發展優先位置。未來,圍繞大數據發展,我省將建設張北、廊坊、承德、秦皇島、石家莊5大數據產業基地以及工業大數據、金融服務、數據開放、云上應用、創新創業、京津冀協同6大創新平臺。今后5 年,以“大智移云”為引領的信息產業規模年均增速20%以上,更加注重發揮“大智移云”在重構現代產業體系中的戰略性作用,為河北打造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
不止是信息產業,針對培育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各項措施也已陸續出爐。去年至今,我省先后出臺《關于深入推進〈中國制造2025〉的實施意見》《關于推進 “互聯網+”行動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加快發展先進裝備制造、以大數據為重點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建立保障和推進機制,打造新的主導產業。
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省各地精準定位、成效初顯——
石家莊市發揮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優勢,加快發展抗體、疫苗、基因工程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藥品研發和產業化,進一步做強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產業。
保定市加強能源裝備基地建設,研發大功率風力發電機組和海上風力發電機組,著力突破發電機增速器、主軸及軸承、智能電網等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發展新能源產業。
唐山市努力做強中國動車城,發展高速動車組、軌道交通車輛高端制造,攻關車輛節能環保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核心技術,打造軌道交通先進裝備制造產業。
……
研發新技術,培育新產業,為河北發展匯聚起強大能量。上半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完成增加值949.7億元,增長15.3%,遠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占規上工業的比重達到17.9%,再創歷史新高,支撐全省經濟增長的動力加快轉換,河北的發展后勁越來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