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人口計生委、全國老齡委對我國未來老齡化發展趨勢的預測結果,2015年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年均增長一千萬左右。2015年到2035年,我國將進入急速老齡化階段,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從2.14億增加到4.18億,占比提升到29%。
而與之對應的是,我國的養老產業才剛起步,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以養老床位測算,按照國際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進入機構養老標準,我國至少需要1000多萬張床位,而現在只有約550萬張,缺口達450多萬張。所以,未來中國的養老產業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養老模式相對比較單一。在城市,養老機構一般不外乎福利院、養老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幾種,社區的養老服務大多是老年服務中心、老年大學、老年俱樂部等幾類,目前的養老服務模式只能說是處于一種初級發展階段,還遠未達到西方發達國家的養老產業發展水平。
盡管中國老年健康服務目前仍處于初始發展階段,但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市場空間逐漸打開。2004年,我國老年健康服務市場規模為1335億元,2016年已發展到1.7萬億元,2004-2016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3.94%。彰顯出政府部門對養老產業的支持力度在空前加大,養老產業潛力無限。
一、中國養老產業市場投資機會分類
1、養老地產投資多噱頭而無實惠。盡管大型開發商越來越把養老地產看做一種勢在必行的戰略選擇,然而,養老產業并非如看起來那么美。養老地產的核心在于養老服務,而國內大多數資本的理解還停留在以養老概念作為房產銷售的噱頭,更關注怎么從房地產開發這一環節獲利,而忽略了養老服務本身。
2、養老金融推進艱難。中國目前是世界上唯一一個60歲以上老齡人口總量超過兩億的國家,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但與之對應的養老金融產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與龐大的老齡客群的迫切需求不相匹配。比如,之前部分銀行推出“以房養老”的金融產品,但是響應者無幾。
3、老年用品市場。老年用品是指以老年人為主要消費人群的器械、器具、用品和物品,是為了滿足老年人因體弱、疾病、殘障或其他特殊的身體心理特點而產生的對物品的特殊需求。
4、老年旅游服務市場。我國老年旅游市場規模逐年擴張,2016年國家旅游局發布《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務規范》,這個“國標”對老年旅游市場進行了規范,給老年旅游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5、養老機構投資建設。但是民間投資愿意參與者并不多。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前期投入很大,本身養老院房租加設施維護就是一塊很大的支出,有這錢不如炒房賺的多還省心。另一方面,勞動力缺口大,養老院的工作因受苦受累受氣,所以即便較高的工資水平也留不住人,人手短缺是常態。
二、阻礙養老產業發展的幾大因素
1)政策風險。雖然目前國家鼓勵發展養老產業,尤其是對于社會資本的參與,給予了各項優惠鼓勵政策,但隨著行業的發展,未來可能會出現供大于求、惡性競爭等,屆時國家可能對已有政策進行調整,從而帶來一定的風險。
2)市場風險。雖然進入的企業越來越多,但是叫好不叫座,由于“未富先老”問題的困擾,多數人購買養老服務的能力偏低,不少養老住區項目收費過高,月租過萬元、繳納數十萬元會費等,都超出多數老年人的承受能力,這就造成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民辦養老機構床位閑置。
3)資本風險。對于養老機構的投資,目前多數養老項目的土地都是居住、商業、醫療用地,土地成本高昂,并且由于養老地產配套設施多、投資金額高、運營維護標準高,因此先期投入資金要求高。與此同時,養老機構要想收回投資速度卻很緩慢。這會考驗投資者群體的耐心。
4)運營風險。目前國內養老產業處于起步階段,項目經營主要模式仍停留在提供休閑、娛樂、醫療配套設施等,缺乏養老產業核心的人文關懷和全面服務照顧。同時,養老地產的房地產開發商缺乏養生、護理和治療等技術資源,做物業管理力不從心。
三、如何突破阻礙養老產業發展重重阻力?
在養老產業的初級發展階段,率先進入養老產業的資本有保險業、地產業、民間醫療業等三大行業,但普遍反映運營成本較高,前期投入巨大,且投資回收速度緩慢,那么,如何能夠突破阻礙,讓養老產業更好更健康的發展呢?
首先,投資者要把養老產業當成一份公益事業去做,少一些短期投資回報的訴求,多一些向養老事業傾注人文關愛的熱情,而只有這樣你才會覺得養老產業真正值得投資的產業。
比如,養老公寓除出買房產本身之外,在物業管理方面,除了常規的物業服務,針對老年人的需求,社區服務也包括了日常的訂菜送菜服務、廚師服務、清潔衛生服務、病人看護服務、家庭保姆服務等。要拿出一些專注于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服務,這樣才能受到大眾的追棒。
再者,政府部門給養老機構一些補貼,以減輕其前期投資方面的壓力。但還應該提供價格低廉的樓房或出讓土地。因為,土地和場地向來都是養老機構支出的重頭,如果政府部門主動讓利,那么養老機構的成本支出驟降,老年人的養老支出也會降下來。
最后,政府應該在稅收方面,應給從事養老產業的企業進行大幅減免,因為養老產業向來都是半公益化性質的事業,民間投資養老產業是為政府分憂,所以政府理應盡可能的為民間養老機構提供便利。總之,適當提高養老產業的投資回報率,這樣才有利于社會資金源源不斷的投資養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