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的海南依舊濕熱。在距離海口市50公里外的澄邁縣,海南生態軟件園如期舉辦了百度公司和海南省政府的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省工信廳、百度公司、海南生態軟件園共建的百度區塊鏈實驗室將在園區落地建設,而提前曝光的“度鏈公司”也正式在園區揭牌入駐。
在“貢獻自貿港”的主題下,海南生態軟件園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一系列的招商引資和項目開工正在同步進行著。而園區內在近期在區塊鏈上動作頻頻,巨頭目光開始瞄準海南這塊熱土。
在海南生態園云湖南側的中間位置,一處獨棟建筑樓頂的“Houbi”標志赫然在目。鏈得得作者走近發現,在這棟6400余平方米的4層連體建筑中,施工人員正在緊鑼密鼓地裝修。從目前的裝修進度來看,不出半月就可以進駐員工開始辦公,而這距離火幣中國總部宣布正式進駐海南生態軟件園只過去了20天。
鏈得得發現,在這旁邊的另一處連體獨棟同樣是火幣未來的辦公場所。而這兩處的辦公樓裝修完畢后,將可容納上千人同時辦公。
沃克公園內綠樹成蔭,百度公司和火幣中國的駐地比肩而立,相距不足百米。一面是信息傳遞時代下崛起的互聯網巨頭,一面是在區塊鏈變革中占得先機的新標桿。
似乎從這一刻起,“傳統互聯網”正逐漸與“價值區塊鏈”走向融合,而幫助海南步入互聯網快車道的海南生態軟件園,正在張羅著讓更多的區塊鏈企業落地園區,因為“數字經濟”要來了,這對海南來說是一次重要的機遇。
先搭建平臺
10月8日,海南省工信廳正式授牌海南生態軟件園成立區塊鏈試驗區。雖然國內多地頻頻有區塊鏈試驗區成立的消息,但是對于這張有著官方血統的牌照,海南是首家。
此后一個月內,園區在區塊鏈領域頻傳捷報。火幣中國總部進駐園區,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揭牌成立,同中國人民大學共建區塊鏈制度創新中心,百度區塊鏈實驗室落戶安家,人民創投區塊鏈研究院全國黨政領導干部培訓基地和人民創投區塊鏈研究院政策研究室落地試驗區……
不到一個月,園區吸引到了全世界廣泛關注。“火幣的到來吸引到整個行業的關注,眾多企業開始入駐園區。”園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鏈得得,火幣的正式入駐,打響了園區區塊鏈企業落地的第一槍。
時間撥回到2018年4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將海南戰略定位為改革開放試驗區,允許在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治理中先行先試。政策東風刮到海南,再加上上半年區塊鏈盛極一時,一批冠以“區塊鏈業務”的公司開始在海南瘋狂注冊。據天眼查顯示,截至10月20日,海南全省共有701家區塊鏈相關公司完成注冊,在一年內注冊的就有621家,占比接近90%。
但是后來,海南叫停了以“區塊鏈”命名或以區塊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注冊。企業在觀望、管理層也在考慮,畢竟手里握著“建設自貿港”這樣一張大牌,不能急于冒進,更不能被眼下區塊鏈的過度炒作影響到整體的規劃。
“我們聯合政府工商部門對注冊企業進行篩選和審核。”一位內部人士告訴鏈得得,園區對于區塊鏈企業的審核注冊依舊謹慎,會優先選擇賽道上的頭部企業入園,拒絕小的、不知名的企業,是為避免魚龍混雜的情況發生。
鏈得得從官方渠道獲悉,截至10月20日,海南生態軟件園已經吸引到了360區塊鏈、迅雷區塊鏈、火幣中國總部、百度區塊鏈和火星財經總部等一批企業入園。
“首先是項目介紹,其次要能夠清晰描述企業自身的技術優勢在哪里,再次關鍵在于要能講出能為海南帶來什么。最后基于以上信息,園區的團隊成員再去做背調。”一位負責園區招商的工作人員向鏈得得表示,他們在選擇區塊鏈企業時會走一個復雜的流程。
“引入龍頭企業、搭建產業平臺、建立孵化體系、培育標桿企業”是園區從一片荒蕪之地到現在“公園辦公”長期堅持的運營思路。截止2018年9月底,入園企業數累計3353家,2018年1-9月稅收16.89億,同比增長61.27%。大約占澄邁縣稅收的25%。
企業選擇海南
今年5月20日,海南正式啟動轟轟烈烈的百日大招商活動。隨后,海口、三亞相繼出臺經濟扶持政策。在《海口市支持總部經濟發展若干政策》中,明確將從引進跨國企業、國內大型企業集團等總部企業落戶、集聚和發展3個方向發展總部經濟。
“海南自貿區(港)開放的政策優勢比其他城市能夠賦予到其他產業更多的空間和想象力,這也是將近700家區塊鏈企業在海南注冊的原因。”前述園區招商人員這樣說道。
“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是目前國內正式授牌的首個區塊鏈試驗區,是第一個政府層面授權的區塊鏈試驗區。官方的肯定給予了試驗區更大的自主權,因此對于需要制度環境支撐的區塊鏈產業,在這塊土地上可以更好地進行制度創新和產業創新。
鏈得得在實地了解和觀察中發現,目前入園的區塊鏈企業多涉及區塊鏈技術研發及培訓等領域。
拿打響“頭炮”的火幣中國來講。它定位于為“區塊鏈+產業服務一站式平臺”,下轄火幣研究院、火幣大學(中國)、火幣 Labs(中國)、火幣英才、火幣律林五大事業部,火幣選擇把偏向于技術、學術和法律等服務放在中國、落腳在海南,必然是中了海南未來開放和寬松的環境。而數字貨幣的數字資產交易服務還是放在火幣韓國和火幣全球美元站來運作。
在更具體的學術研究層面,園區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等國內一流的技術、法規科研機構建立合作。又與牛津跨越國界共建了“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近日,人民創投與海南生態軟件園又在產業、學術、傳媒等方面握手合作,包括在海南生態軟件園設立人民創投區塊鏈研究分院,開辦產業政策研究室及全國黨政領導干部區塊鏈培訓基地等。
鏈得得獨家了解到,園區與牛津的合作,意在對接國際區塊鏈人才的培養和輸出;和清華、人大等學術機構的合作,更趨向于在國內特有的環境下,推進區塊鏈的政策、法律法規研究。
牛津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主任Bill Roscoe教授在“牛津海南區塊鏈研究院”揭牌儀式上說了一句很實際的話,“如果做好了,那將會成為全世界都矚目的旗艦式應用,不僅僅是中國第一個,在全世界也有望成為第一個。”
海南的機遇
歷史給了海南兩次大的機會,第一次,1988年獨立建省成立海南經濟特區,很多內陸人夾著“皮包”來到海南投資賺錢,以四大銀行為首包括大型國企以至鄉鎮企業和民營資本的大量資本通過各種渠道進入了房地產市場,以至于形成“平均80人一家地產公司”的畸形局面,1995年海南地產泡沫完全破滅。
第二次是在2010年初,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一升級挑動了資本投資海南的神經。2017年海南省旅游總收入達到811.99億元,增長20.8%。但是旅游經濟集中在海口和三亞的不均衡狀態,難以帶動全省經濟的發展。
2017年海南省地區生產總值4462.54億元,排在全國的倒數第四位,后面依次是寧夏、青海和西藏。相較于區域位置、地理環境和面積基本相近的臺灣省,海南人均GDP和臺灣差3倍以上。
“人才和市場兩在外”是每一個海南人都清楚的事情。到2018年,海南一共有20所大學,甚至比不上上海一個區的數量多。市場環境、市場份額十分有限,高校人才又不足,什么樣的產業適合放在這邊做?
“看中了具有高信息、高人才特征的金融和區塊鏈。”一位工作人員告訴鏈得得。過去的海南只抓住了互聯網的尾巴,這次海南首先看到了“區塊鏈速度”。
未來的“自貿港”
海南是我國設立的第12個自貿試驗區,并且目的是“自由貿易港”的建設。自由貿易區側重于貨物的自由流通,而自貿港則是全方位的開放,包括貨物流通、貨幣流通、人員流通、信息流通,以及更重要的法律和監管方面的全方位變革。作為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自由貿易港賦予了金融業務更大的自主性和延展性,更適合于強金融屬性的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業務。
在過去的自貿區環境下,不允許開展離岸金融、離岸貿易等業務,而貿易港的全方位允許,給了“國際化”特征明顯的區塊鏈公司更好的營商環境。未來,結算自由的國際貿易和“合格假定”的監管方式可直接聯動海南與國際市場的金融和貿易要素流通。
在過往歷史中,香港、新加坡和迪拜被公認是較為成功的自由貿易港案例,此外還有韓國釜山、德國科隆和荷蘭鹿特丹等,但是他們的成功同時復制了同一種模式,即“轉口貿易”。可是對于海南來講,基礎設施、交通、金融和信息等服務系統的差距不允許去照搬他國的自貿港模式發展轉口貿易和加工制造。
在區塊鏈試驗區成立的那天,海南生態軟件園總經理楊淳至表示,海南選擇區塊鏈,首先是基于海南在自貿區自貿港條件下產業發展的需要,通過區塊鏈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來發展數字經濟產業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其次,海南自貿區建設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圍繞如何打造國際化、法制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區塊鏈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后,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很好的激勵機制與國際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