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強川茶產業?8月26日,省政協舉行的重點提案督辦會上,省農業廳有關人士表示,下一步將突出發展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高的綠茶、紅茶和茉莉花茶。
會上,有人提出:在加強四川省茶產業統一規劃的同時,能否把藏茶和苦蕎茶也一并納入,享受扶持政策?苦蕎和藏茶如何做大做強,會上會下,各方展開熱議。
苦蕎茶算不算茶
“在川茶發展統一規劃中,希望能把正在快速發展的苦蕎茶業納入其中。”一位來自涼山的省政協委員提出,涼山的苦蕎茶已經在國內外闖出一定市場,如能借著川茶發展統一規劃的“春風”,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但在四川省農業廳園藝總站站長段新友看來,苦蕎原是涼山傳統糧食作物,經工藝改良后,作為健康飲品出現在市場上,但苦蕎實際上并非真正的茶類,要納入全省茶產業統一規劃,身份尷尬。
對此,涼山州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站站長余世學卻有不同看法:“從傳統定義上講,苦蕎茶并非茶,但事實上,在使用方式、保健功效上,已經和茶類似,起到了茶的作用。”
四川省農科院茶葉所所長、茶業研究專家王云持相同觀點,“事實上,隨著社會發展,茶的定義也在拓寬,例如菊花茶等,也不是正宗的茶,但現在也成為一種常用飲品。在一定條件下,加強對苦蕎茶產業的扶持培育,也未嘗不可。”
藏茶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作為四川省傳統茶業,藏茶是黑茶的一種,四川省也是全國黑茶重要起源地和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在產品質量、種植規模上并不遜于云南普洱、湖南茯磚等,但在品牌影響力上卻不及這兩者。
段新友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藏茶價格較低、使用人群特定,市場容量有限;另一方面,四川省藏茶與云南普洱、湖南茯磚相比,加工工藝、口感基本類似,不具有獨特競爭力,因此其市場發展前景仍需考量。反之,綠茶、花茶等規模化、專業化、科技化程度高,市場前景廣,有較高附加經濟效益,對助農增收起到很大作用,“這也是確定其為重點產業的主要原因。”
四川省政協農業委特邀副主任敖玉明卻不這么看。“實際上,四川省藏茶在先天上具有很大優勢,只是后天產業發展稍有不足。”敖玉明說,藏茶不僅具有飲用功能,同時可以作為枕頭內芯、空氣凈化材料等使用,功能多樣,“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川茶需集中精力打造區域品牌
一個是身份尷尬、一個是影響力有限,苦蕎茶和藏茶應否納入全省統一規劃?會上,四川省農業廳并未給出確切答案,但對于兩大“邊緣茶”如何加快轉型發展,各方給出了建議。“應該集中精力打造區域性品牌。”省政協農業委委員、省畜牧總站推廣研究員傅昌秀說。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環太等企業爭取到全國馳名商標后,對涼山苦蕎茶的發展起到很大的帶動和提升作用。
四川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不論是否統一規劃,茶業發展走產業化道路勢在必行。下一步,各級農業部門要加強推進茶業產業化經營,重點培育一批在全國影響力大、帶動力大的龍頭企業,同時創新機制,提升茶業組織化生產、社會化服務水平,打造區域性大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