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機遇將至,順德何去何從?日前,順德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發展論壇,邀請專家一同討論灣區格局下的順德發展前景,“把脈”順德灣區發展機遇。
記者現場獲悉,各位“大咖”從產業、人才、科技等方面紛紛建言順德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國家發改委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研究課題組副組長王福強稱,順德在探索先進制造業、新興產業和新業態及“順德+”港澳上先行一步。未來除繼續走“科技順德”之路外,可積極對接資源,打造自己國家級創新平臺,支撐經濟長遠發展。
關注:順德灣區機遇將到來
日前,順德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發展論壇“把脈”順德灣區發展機遇。記者了解到,這一論壇邀請了政商學三界的專家一同討論灣區格局下的順德發展前景,包括重磅“大咖”——國家發改委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研究課題組副組長王福強。
灣區中的順德,優勢在哪?“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順德除有區位優勢,其城市改革發展特點也非常突出。”王福強在論壇上表示,基于自己對珠三角城市所做的調研和觀察,順德的發展路徑具有重要“樣本”意義。
王福強指出,順德市場化改革基礎好,在探索市場與政府的關系,順德已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徑。王福強表示,順德的另一優勢就是順德產業基礎,他表示,順德經濟發展“一騎絕塵”,背后離不開產業的支撐。“在轉型升級過程中,順德也是改革探索的‘領頭羊’,敢于以小博大,積極走出海外并購企業,參與國際競爭。”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轉型升級制造業,還是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和新業態,順德都具有“引領性”,并且“順德+”港澳方面已有諸多實踐。
把脈:打造“科技順德” 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
國家發改委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研究課題組副組長王福強也給順德在灣區格局下的發展“指路”。
在產業方面,王福強認為順德要堅持智能制造作為城市產業變革的“主攻方向”。“未來的目標,是培育核心技術能力突出、集成創新能力強的引領型企業。”此外,王福強表示,順德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還要營造有利于成果轉化的制度環境,以突破各類創新成果轉化的瓶頸。
值得注意的是,打造“科技順德”,造高水平科技創新載體必不可少。據悉,大灣區規劃將提出要對標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目標和要求,加快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交叉研究平臺建設。而王福強指出,目前,順德還沒有國家級創新平臺,未來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機遇,積極對接創新資源、填補空白,打造自己的國家級創新平臺以支撐經濟的長遠發展。另外,要利用好資本力量來獲取全球創新成果。
王福強稱,順德在“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中就有良好的基礎。目前的“三核驅動”——中德工業服務區、南方智谷、順德高新區三大科技創新集聚區,就發揮了引領全區創新發展的帶動作用。據悉,在順德“三核”中,如今已陸續布局了新能源汽車、智能機器人、軍民融合、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
觀察
融入灣區創新發展 民營企業是“主力”
順德有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此外,數年來榮膺全國百強區之首的順德,更是彰顯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活躍的市場氛圍。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數十年里,順德培育了大量優質的民營企業和具有擔當精神的企業家,未來,這些都將是順德共建灣區經濟的“中堅力量”,也是未來順德創新的主體。順德區副區長蔡偉表示,順德堅持產業和創新是不變的初心。“順德正在推進科技順德的建設,要用科技思維和力量來發展產業,以融入大灣區協同創新體系。”蔡偉說。
記者了解到,一些國家戰略部署的新興產業——例如國家新興產業“名單”中的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醫學診療設備、智能機器人、3D打印等新產業,順德皆有相關布局。以軍民融合產業為例,依托順德本土制造業優勢,佛山軍民融合產業園“落子”順德杏壇高新區,未來將在航天科技、新能源等產業上有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