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招商局蘄春產業促進中心、李時珍紀念館修繕、“本草綱目館”等項目多點開花,按照時間節點和任務進度有序推進,預計5月上旬將保質保量完成紀念李時珍誕辰500周年籌備任務。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歷屆蘄春縣委、縣政府致力于開發李時珍人文資源,發展有特色的蘄春經濟,為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打下了堅實基礎。近年來,該縣搶抓創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健康中國2030”、大別山試驗區、國家扶貧開發等重大戰略機遇,對李時珍品牌開發以及醫藥產業鏈開發、藥旅聯動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度策劃,編制了《蘄春縣千億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等2個總體規劃和10多個專項規劃,謀劃文化旅游項目73項,先后成功獲創三個國家級金字招牌(即“一都”:中國艾都;“一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一中心”:李時珍中藥材交易中心),走出一條特色產業發展之路。
創新機制,搭建平臺。該縣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揮政府的推動作用、企業的主體作用,組建李時珍健康產業發展委員會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分別成立七大專班,全方位服務布局健康旅游產業的發展;搭建蘄艾健康旅游文化節、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蘄艾產業高峰論壇、世界中醫藥聯合會艾產業化國際聯盟、蘄艾研究院等平臺,爭創“全國艾草全產業鏈標準制定者、艾草產品開發引領者、艾草產業整合者”;采取以獎代補辦法,在藥材種植、產業規模發展、文化旅游、科研技術開發等方面,縣財政每年拿出5000萬元作為大健康產業專項資金、6000萬元作為旅游專項資金,在人、財、物力上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龍頭引領,做大做強。該縣引進了招商局集團、湖北省聯投集團等大企業,引領大健康產業發展。前者按照“前港、中區、后城”的招商蛇口模式,計劃投入300億元,建設占地14.7平方公里的招商局健康產業新城,計劃建成國家級高新產業園區;后者在蘄春規劃建設260平方公里的李時珍文化旅游區,按照特色文化、特色產業、特色風貌“三特定位”,圍繞大健康、大文旅、大農業、大體育“四位一體”發展戰略,打造國際中醫藥養生旅游目的地、國家全域旅游創新試驗區和國家濕地體驗生態示范區,已開工建設迎賓路、李時珍國際會議中心等16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