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總投資20億元的長山國際旅游度假區(香山項目)、7億元的“幻速車型驅動橋及零部件生產項目”、5億元的海貓電動車項目相繼落戶,正式簽約。“截至目前,丹徒區今年新簽約項目總投資已超過90億元,這些項目之所以能夠‘結緣’丹徒,與丹徒產業發展形成的‘集聚效應’密不可分。”丹徒區發改經信委主任陳正宏說。
事實也是如此。貴陽華工集團董事長周勝表示,華工集團之所以與丹徒“千里聯姻”,就是沖著北汽項目而來,將成為丹徒汽車產業鏈建設中新的亮點。近年來,丹徒區按照“關聯性強、集中度大、集約度高”的思路,大力推進項目集中集約發展,初步形成以特色園區和大項目建設為“集聚點”的產業“集聚效應”,從而催生丹徒經濟全面發展的“蝶變”,有效提升了區域競爭能力。
總投資達120億元的北汽項目在其建設之初就顯現出強大帶動效應,隨之而來的一批關聯產業項目紛紛在丹徒加速集聚。長期為北汽配套的中都物流、海納川汽車部件等知名企業紛至沓來,落戶海納川汽車部件的企業就有7家。而圍繞北汽項目而建設的“上黨生態汽車配套產業園”,入駐配套企業已超過20家,涉及汽車零部件制造、高端裝備、物流倉儲及汽車研發、培訓中心等相關領域。以北汽項目為引領,集群共進的汽車產業鏈初步顯現,一個蘊含千億元產值的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大項目帶動優勢資源加快集聚,也為丹徒區破解傳統產業發展難題提供了“密鑰”。辛豐鎮素有“軸承之鄉”美譽,由軸承產業支撐起來的經濟大廈一度無比輝煌。然而,他們生產的軸承處于產業技術低端,許多企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挑戰。為C919大飛機及高鐵提供配套軸承的江蘇希西維軸承項目的落戶,讓這些鄉鎮企業重拾信心。
目前,辛豐軸承有配套企業30多家,配套范圍涵蓋制造、原材料、包裝、熱處理、物流、銷售等整個產業鏈。全鎮108家軸承企業平均技術研發費用占銷售的5%—8%,并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博士后工作站1個。此外,丹徒區還編制了“滾動軸承產業集群發展規劃”,軸承產業集聚效應凸顯,內生發展動力強勁。
隨著總投資20億元奧特萊斯商業中心的啟動建設,丹徒區南北呼應的商業格局逐步形成,“磁石效應”越發明顯。奧特萊斯商業中心是面向全球零售品牌資源,以國際一、二線品牌折扣店為核心,輔以配套商業,包括零售、餐飲、休閑、娛樂以及支撐自駕旅游的附屬業態城市商業綜合體,建成后將與寶龍廣場形成強勁消費能力。寶龍廣場目前已吸引百余家商戶落戶,帶動就業4000余人,項目周圍形成總建筑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的城市生活區。這兩個標桿性商業集聚區,不僅進一步拓展了丹徒區的城市發展空間,提升城市宜居品質,也為丹徒區帶來了高附加值、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現代服務業。
憑借著一批規模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有力的特色產業集聚園區載體優勢,丹徒區掀起了新一輪招商選資熱潮,目前有40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洽談推進之中,預計投資達20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