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設施農業是綜合應用工程裝備技術、生物技術和環境技術,按照動植物生長發育所要求的最佳環境,進行動植物生產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設施水果產業是現代設施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階段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設施果品是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菜籃子”產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在國家鼓勵扶持和市場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有力推動下,我國設施農業快速發展,設施栽培與設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對優化農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豐富城鄉市場農產品供給、改善居民膳食結構都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加快農業與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顯著。設施農業已成為促進我國農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農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長點,改善居民膳食結構、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大措施。
近年來,長安區委、區政府緊緊抓住發展機遇,依托緊臨西安文化區和高新產業區的區位優勢及秦嶺北麓豐富的自然資源優勢,主動承擔和分享西安大都市功能,規劃策劃了“新長安戰略”,提出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強區富民、長安西安領先為目標,實施重點區域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城市化進程,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高等教育、旅游業、都市農業,區域經濟生機勃顯,城市面貌日新月異,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綜合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項目思路
本著“服務農戶、滿足客戶”的宗旨,力爭為農戶增收創收,做強葡萄產業,讓更多的農民得到實惠,帶動周邊區域經濟,將所在地區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農民富裕、社會和諧、產業發展、文明進步的美好家園,并為市場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周到的服務;本項目將從項目的建設條件、市場、銷售、環境、社會效益等進行分析,相應地制定出建設方案,并對建設的環境和所需財務進行綜合評估;對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
項目效果
該項目吻合陜西省產業結構調整政策,符合農業科技的發展方向,符合長安區農業和果業發展規劃。該項目是以農業設施工程等基礎設施為主體,進行集約化生產和企業化經營的新型農業組織形式。項目建成后,年均可實現稅后利潤106.65萬元,稅后財務內部收益率17.15%,稅后投資回收期6.29年。項目的建設對調整農業產業化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改善提高人們生活水平,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推進新農村建設等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