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時間: 2011年
項目單位: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
項目背景
柿竹園公司是一家年耗能達3.37萬噸標準煤的有色金屬采礦、選礦、冶煉企業,經過一系列的節能改造,2010年的萬元產值能耗比2009年下降4.4%,取得良好的效果,但距國家有關指標要求還有相當的差距,節能任務艱巨。從2010年公司各生產單位的能源消耗情況來看,采礦生產的電力消耗占到了采礦總耗能量的70%,選礦生產電力消耗占到了選礦總耗能量的50%左右,煤炭消耗占了其能源消耗的45%左右,冶煉生產的煤炭消耗占其耗能量的95%。公司電能消耗量大,每年的電費支出高達9千多萬元。
公司電力系統設備大部分是1980年代的產品,產品技術落后,設備老化,運行時的電能損耗很大。柿竹園公司2010年生產用電13168萬kwh,電力約占總能耗的48%。公司近三年電力途耗平均為910萬kwh,占年總用電量的6.9%。而用電系統的不合理性所造成的電能浪費更隱蔽,節約電能的潛力更大。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能源緊缺已成為公司發展的一大障礙。為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對企業的能源系統進行優化是必要的。

項目思路
中機院立足于采礦產業的生產能源消耗環節,從企業戰略高度系統地論證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節能改造項目的可行性。對該課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多次論證討論。邀請行業內專家對該課題的相關技術的國內外發展現狀、國內外發展環境、相關的法規政策以及競爭態勢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中機院的專家團隊根據湖南柿竹園有色金屬有限責任公司節能改造項目實際情況的具體分析、提供了專業的項目可行性方案。
項目效果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能夠提高公司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鉍冶煉技術水平,企業經過節能優化改造,實現節能減排,對當地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有著積極的作用。本項目的建設可以提高企業園區及蘇仙區的用電效率,對其他高耗能企業具有較好的示范作用。
項目的利益群體包括:項目單位、當地居民、郴州市電業局等。隨著項目的實施既能為當地電業局減輕供電壓力,還能提高當地的居民的用電安全系數,改善工人的作業環境,項目對各利益群體的影響均是積極的。項目建成運營后,將對鉍冶煉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能夠促進鉍行業的產業提升和技術升級,其影響也是積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