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一)產業發展方式粗放,園區煤炭產業鏈條短。產品主要以簡單的煤炭資源開采為主,主要走的是粗放型的產業發展方式。企業利潤90%都來源于煤炭開采,初級產品比重大、結構單一,且煤產業鏈短,僅有的煤電熱產業鏈、煤焦化產業鏈也只是徘徊在初級發展階段。
(二)園區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產業競爭力不強蒲縣的企業個數和工業增加值在全市17個區縣中排名12位,在全市21家主營收入超10億元的工業企業中無一家是蒲縣企業,在203家主營業收入上億元的工業企業中,蒲縣有5家,僅占2.46%。從園區的發展來看,園區目前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三)循環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資源綜合利用程度不高。煤炭產業的技術手段、水平有限,對煤層開采能力有限,目前蒲縣的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率普遍不高。煤矸石綜合利用總量遠遠落后于排放量的增長,綜合利用環節技術裝備落后。而更為突出的是開展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的煤礦數量不多。
(四)資源環境供求矛盾突出、園區環境壓力較大蒲縣貧水區達148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98.3%;較富水區25平方公里,僅占1.7%。蒲縣全縣建設用地面積僅占土地總面積的2.67%,且呈分散分布,整理難度較大,土地資源利用粗放,集約水平低。對資源的粗放經營,給蒲縣的生態環境造成了許多不利影響。
(五)黑龍關已初具規模的非煤產業有從事新型干法水泥的龍祥干法水泥廠,鑄造加工業的冠鑫鑄造加工、贏晟園鑄造加工,從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項目鋁酸鹽發光材料生產的龍盛高新技術材料有限責任公司。
(六)在產業布局方面,黑龍關鎮積極構建特色化的產業空間,同時提出要在產業發展中實施四大戰略,即產業集群戰略、產業深度化戰略、多元化發展戰略、彈性發展戰略。
項目思路
我們基于對發展背景的分析:蒲縣縣東循環經濟園需要緊跟大趨勢,抓住大機遇,迎接大挑戰,以大器局、大觀念成就大戰略。我們對縣東循環經濟園產業發展提出了發展目標及支撐該目標的“四二四”發展戰略體系。堅持四項發展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精深化發展,集群式發展和集約化綠色發展。構建兩個 循環體系:煤電建材和煤化工 循環產業;實現四項指標突破:產業效益、企業規模、創新能力、循環經濟四項指標在未來5-10年均獲得突破性發展。
項目效果
以產業集中區建設為重點,充分利用現狀基礎設施條件,選擇建設用地,選擇基礎設施有一定基礎條件、對外交通較為便捷、地勢較為完整和平坦的區域,整合現有資源,以龍頭企業為依托,引進一批行業的優勢企業,建設一批見效快、收益高、帶動性強的重點項目,使之盡快形成規模,初具聚集和輻射效應,奠定園區產業發展基礎。
積極利用前期已經建設并逐步完善的產業基礎與配套設施,繼續深入推進三大產業集中區的建設與發展,并充分發揮產業集中區的輻射帶動效應,帶動整個工業園區產業的快速提升與跨越發展。
以三大產業集聚區域為核心,以園區配套服務業為支撐,輻射帶動黑龍關加工制造暨新型建材工業園區的跨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