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背景
本次城市設計范圍主要是溫州中心城區。中心城區是城市人口與城市活動比較集中的地區,也是城市主要建成區。規劃范圍北至甌江,包括江心嶼,南至甌海大道,東到三垟路經濟技術開發區,西至景山甌江三橋??偯娣e約96平方千米。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確定城市總體的空間形態框架,形成鮮明的城市意象;突出溫州山水城市特色,保護城市生態山水環境;梳理城市公共空間和場所,增強城市吸引力;發掘溫州都市旅游的潛力;提出城市高層建筑布局控制思路;研究城市色彩,強化溫州的城市形象;探討城市夜景設計的規劃設計思路;規劃城市雕塑的總體布局思路。
項目思路
規劃構思
1、綜合考慮溫州的歷史與現狀,借鑒國外先進的城市設計理念,對溫州城市進行形象設計,確定“文化溫州”、“山水溫州”、“活力溫州”的三個形象特征和可識別、可駐留、山水城綠交融、空間形態有序的設計目標。
2、制訂強化城市特色分區,延續城市山水格局,建立公共活動圈,構制城市空間形態意象系統等7項策略。
3、針對溫州具體情況,專題研究城市高層建筑布局、城市色彩、繽水環境等,提出相應的控制引導準則。
4、制訂可操作的相關城市設計導則,使目標與策略具備可行性。
城市設計形態意向與結構
溫州城市的空間形態總體意象概括為:山江南北環繞,河網十字縱橫。橋嶼東西相映,城市有機生長。
1、溫州中心城區整體設計結構
(1)山水綠環圍繞兩處城市綠心。
甌江濱江綠帶及環城山水公園綠帶形成綠環圍繞中心城區,中央公園與楊府山公園兩處城市綠心。
(2)河、路兩套景觀通廊系統交織。
十字加環的水系景觀通廊和城市型及綠化型城市街道景觀通廊系統疊加交織在整個中心城區。
(3)三片城市景觀區域各顯風采
中心區、舊城商貿文化旅游區、楊府山文化會展區三片城市重點景觀區以其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間環境形象顯現溫州城市風采。
(4)四處地標建筑指示空間方位。
在世紀廣場、太陽廣場、中央公園及飛霞北路濱江路布置四處城市地標建筑,進一步強化城市指認系統。
(5)城市節點為城市錦上添花。
在世紀廣場、太陽廣場、中央公園、松臺廣場、江心嶼五個城市重要節點的精心設計建設,將為城市形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行動導則具體內容
(1)舊城商貿文化旅游區、城市中心區、環城山水公園帶、楊府新區等重點區域的設計目的、范圍、功能定位、設計準則。
(2)甌江濱江帶、舊城環城帶界面的設計目的、范圍、功能定位和設計準則。
(3)街道、水系通廊的設計內容、目的、功能定位和設計準則。
(4)中央公園、世紀廣場、楊府山太陽廣場、九山河公園與松臺山廣場、江心嶼、城市門戶、地標建筑等節點的設計范圍、目的、功能定位和設計準則。
創新與特色
1、溫州整體城市設計相比城市規劃的傳統編制方法和思維模式都有很大的創新之處。從宏觀層次研究探索,策略篇試圖為溫州市城市空間形態與環境建立一個清晰有序、個性鮮明的框架,而且作為一個舊城的整體城市規劃也不多見,是城市形象的戰略性策劃的一個很好的范例。從方案提交的行動篇中看,總體目標得到了很好貫徹,尤其在城市總體色彩、高層建筑布局、城市夜景設計、公共空間系統梳理等影響城市形象的決定性要素方面有細致和全面描述,在最后的操作層面,提出以重要節點、界面、廊道等作為推進方案實施的手段也是切實可行的。
2、設計不僅進行了大量實地調研,還進行了各方專家人士座談及市民問卷調查。
3、比較充分地研究了溫州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條件,概括提煉城市空間形態框架,使城市形象個性得以顯示,環境品質得以提升,為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的進一步完善充實提供了依據。
4、高層建筑布局、城市色彩的專題有一定的創意,城市綠心——中心公園的發掘、建議為提升城市空間形態特征和環境品質起了點晴之筆,受到政府與公眾的贊賞。
實施效果
1、設計的主要成果,已提供給正在修編中的總體規劃,作為充實完善的依據。
2、設計提出的形象策劃,山水城市空間形態框架、城市綠心——中央公園等已被政府與公眾認可。中央公園的動遷工作已啟動,公園的設計方案已初步定稿,相關的楊府山商務文化區、會昌河水上公園地區,九山河地區的局部城市設計也正按整體城市設計的導則陸續進行。
3、高層建筑布局研究形成的導則,已開始對無序建設的高層布局發揮一定程度的控制與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