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無人機物流在配送網絡規模拓展、典型應用場景創新和傳統物流協同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具體如下:
一、配送網絡規模及覆蓋情況
發展低空經濟是優化國家空域資源配置、構建立體化運輸體系的重要戰略部署,是推動物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舉措。無人機物流作為在低空空域開展的新型配送方式,與傳統地面物流形成互補協同的發展關系。無人機物流配送網絡的規模化布局直接反映了低空空域資源的利用水平。一是,從網絡布局看,我國已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城市群為核心的無人機物流配送網絡,通過多層次的航線規劃,構建起覆蓋城市核心區、城郊結合部和偏遠地區的立體化配送體系。二是,從運力提升看,無人機物流配送網絡的承載能力顯著增強,以順豐豐翼無人機在粵港澳大灣區為例,通過構建多層次低空航線網絡,日均配送量達兩萬單,其航線網絡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3條,充分體現了無人機物流對低空經濟空域資源的利用效能,在人口密集、經濟活躍的區域,通過靈活的航線調度和高頻次的往返配送,有效擴展了低空經濟的服務半徑和覆蓋深度。

二、典型應用場景分析
發展低空經濟需要深化無人機物流應用領域,持續探索符合市場需求的配送場景,這是推動物流業向智能化、立體化轉型的重要內容。無人機物流作為新型智能配送方式,其應用場景選擇直接反映了低空經濟的發展深度。一是,從應急救援看,無人機物流依托低空經濟空域資源優勢,突破了地面交通限制,通過航空化、智能化的配送方式,為突發事件應對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山區救援、防汛搶險、醫療物資運輸等緊急場合,展現出傳統物流無可替代的優勢。二是,從配送效率看,無人機物流在城市即時配送領域的應用成效顯著,以美團無人機在深圳市的低空配送為例,通過300—500米低空航線規劃,2022年實現平均配送時長12分鐘,較傳統配送模式30分鐘左右的平均配送時長提效近150%,這種高效的配送模式已在生鮮、醫藥等時效性要求較高的配送場景中廣泛應用,帶動了航空應急等多領域低空經濟協同發展。
三、與傳統物流協同發展模式
作為新型智能配送方式,無人機物流與傳統物流之間是相互補充、協同共進的關系。推動兩者在低空經濟空間中深度融合的目標,在于構建地空一體化的現代物流體系,進而釋放低空經濟發展潛力。一是,從協同模式看,無人機物流企業通過與傳統快遞企業共建空地立體化物流網絡,實現了倉儲、分揀、配送等多環節的資源共享,在物流基礎設施布局、網絡協同發展和末端配送服務等方面持續推進,不斷探索多樣化的空地協同路徑,推動傳統物流向立體化、智能化方向升級。二是,從運營管理看,無人機物流通過與傳統物流信息系統的對接整合,構建起空地協同的智能調度體系,根據深圳市無人機行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我國物流領域無人機市場規模為16.8億元,較2019年的0.01億元實現跨越式增長,通過建立干線、支線、終端三個層次的無人機物流配送和通航物流體系,在華東、西南等多個區域開展常態化運營服務。(作者:賈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