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具有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資源,這為其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提供了獨特的地理和資源優勢。本章節主要講解甘肅省電網發展現狀、新能源開發利用現狀,具體如下:
一、甘肅省電網發展現狀
2.1 電網基礎設施建設
甘肅省電網建設歷史悠久,截至2022年底,全省電網線路總長度達到11.8萬km,變電站總容量高達1.2億kVA。其中,750 kV及以上特高壓線路長度達2700 km,變電站容量1800萬kVA。甘肅省電網已初步形成以750 kV骨干網架為主體、500 kV為支撐、220 kV為基礎的堅強智能電網架構。2022年甘肅省各類能源占比如圖1所示。

圖1 2022年甘肅省各類能源占比
這一堅實的電網基礎設施為甘肅省電力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750 kV特高壓線路是電網的主干線路,承擔著大規模、遠距離輸電的重任,是實現區域間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500 kV線路則起到支撐作用,承擔著省內中長距離輸電任務。220 kV線路作為配電網的骨干,負責將電力輸送到城鄉用戶。三級電壓等級的有機結合,構建了一張覆蓋全省、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電網架構。
值得一提的是,甘肅省電網基礎設施建設注重與周邊省區的互聯互通。特高壓線路不僅貫穿甘肅全省,還與青海、新疆、陜西、寧夏等地的電網形成環狀聯網,實現了區域電網的無縫對接。這為甘肅省電力外送、區域電力資源優化配置奠定了基礎。
2.2 電網智能化水平
近年來,甘肅省電網大力推進智能化建設,電網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目前,全省已建成統一的電力調度自動化主站系統、電力營銷自動化系統和配電自動化系統,實現了電網生產運行的自動化、智能化管理。
電力調度自動化主站系統是電網智能化的“大腦”,通過實時監控、自動控制等功能,實現對電網運行的集中監視和協調控制,提高了電網運行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電力營銷自動化系統則實現了營銷業務的自動化處理,提高了營銷服務質量和效率。配電自動化系統則在配電環節引入自動化技術,提高了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經濟性。
除了上述三大系統外,甘肅省電網還積極開展智能電網試點示范,在蘭州、酒泉等地建設智能電網示范區,探索智能電網建設模式。智能電網是電網發展的方向,通過廣泛應用信息通信、自動化等先進技術,實現電網的高效、清潔、安全、經濟運行。智能電網示范區的建設,為甘肅省未來電網智能化轉型積累了寶貴經驗。
2.3 電網對新能源消納能力
甘肅省是全國新能源資源大省,電網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至關重要。截至2022年底,全省新能源裝機容量達到3700萬kW,占總裝機容量的45%,其中風電2100萬kW、光伏1600萬kW。新能源發電已成為甘肅省電網的重要電源。甘肅省風能技術開發量和光伏技術開發量如圖2和圖3所示。

圖2 甘肅省風能技術開發量
為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甘肅省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規劃建設酒泉市、敦煌市等一批新能源基地。這些基地集中布局大型風電、光伏電站,形成規模化、集中化的新能源供給,有利于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與此同時,甘肅省還加強與華中、華東等負荷中心的電力輸送通道建設,為新能源外送創造條件。

圖3 甘肅省光伏技術開發量
除了基地建設和輸電通道建設,甘肅省電網還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新能源消納水平,如加強電網調峰能力建設、推廣儲能技術應用、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等。這些舉措有力支撐了甘肅省新能源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總的來說,甘肅省電網正朝著特高壓為骨干、多電壓等級協調發展的方向推進,電網智能化水平不斷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持續增強,為甘肅省能源革命和綠色低碳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甘肅省新能源開發利用現狀
2.1 風電開發利用
甘肅省地處西北內陸地區,氣候干燥、日照充足、風能資源豐富,技術可開發的風能儲量約占全國的12%,為風電開發利用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甘肅省大力推進風電產業發展,目前已建成20多個大型風電基地,裝機容量超過2100萬kW,位居全國前列。
主要風電基地分布在酒泉、張掖、武威、金昌等地區。其中,酒泉地區風能資源極為富集,已形成全國最大的風電基地,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kW。張掖地區也是甘肅省風電開發的重點區域,目前已建成大型風電基地數個,總裝機容量超過400萬kW。武威、金昌等地區雖然風電開發起步較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已成為甘肅省風電產業的重要力量。
甘肅省風電開發注重規模化、集中化布局,有利于提高風電場的利用效率和電網消納能力。同時,甘肅省還積極推進風電技術創新,在風電機組設計、智能運維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為風電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2.2 光伏發電開發利用
甘肅省不僅風能資源豐富,光照資源也極為優越,年均日照時數在2000~3600h,技術可開發的光伏資源量約占全國的15%,為光伏發電開發利用創造了有利條件。截至2022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600萬kW,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光伏電站主要分布在酒泉、武威、張掖等地區。其中,酒泉地區光伏裝機超過500萬kW,是目前全國最大的光伏電站集中區。武威、張掖等地區也相繼建成多個大型光伏電站,總裝機容量超過500萬kW。
除集中式光伏電站外,甘肅省還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在工商業屋頂、農村家庭等廣泛推廣應用。分布式光伏可就地消納,減少線路損耗,是光伏發展的重要方向。同時,甘肅省還積極探索光伏與農業、牧業等產業的協同發展模式,推進光伏產業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
2.3 其他新能源開發利用
除風電、光伏外,甘肅省還大力發展其他新能源,推進能源結構多元化。
生物質能方面,甘肅省已建成多個生物質發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約100萬kW。主要利用農林剩余物、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發電,實現了資源的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發展。
地熱能方面,甘肅省地熱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利用初具規模,形成了天祝、張掖等地熱能集中利用區。地熱能主要用于供暖、農業種植大棚、溫泉旅游等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化石能源。
氫能產業也取得一定進展,甘肅省建成全國首個百萬千瓦級光伏制氫示范項目。該項目利用光伏發電制取綠色氫能,探索了新能源與氫能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為氫能產業化應用積累了寶貴經驗。
此外,甘肅省還在積極探索其他新能源利用途徑,如生物天然氣、地熱發電等,努力構建多種新能源互補發展的格局,爭取在“十四五”期間新能源取得更大進步(圖4)。

圖4 甘肅省“十四五”電力發展目標
總的來說,甘肅省新能源開發利用已取得長足進展,風電、光伏發電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其他新能源也逐步推廣應用。新能源產業正成為甘肅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推動能源革命、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甘肅省將進一步加大新能源開發利用力度,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做出更大貢獻。(作者:賈玲萍,張國艷,柴云娥,韓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