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鄉村振興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到建立健全鄉村振興戰略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創新多渠道資金籌集機制,完善農村金融服務。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各地鄉村振興相關產業領域的融資逐步活躍,出現一系列財政支持農業企業融資新機制、新模式,有力地支持了鄉村振興。農業是鄉村振興的根本,廣西具有發展農業產業的獨特優勢,但是產業基礎薄弱,金融、資本市場不發達,“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矛盾突出,嚴重制約了廣西農業產業發展,因此廣西積極探索政府性投資基金、農業融資擔保、財政貼息等財政金融聯動模式,支持農業企業發展。上一章節我們主要分析廣西現階段財政金融聯動的實施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本章節將鄉村振興背景下廣西財政金融聯動融資模式優化建議,具體如下:

一、堅持市場行為導向,加強市場化財政金融聯動政策的投入,做到精準支持
市場是進行資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發揮市場化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的專業能力,支持信貸資金、產業資本等向經營穩健、前景好、見效快的產業方向和項目企業,有的放矢,減少“撒胡椒面”支持方式,減少財政資金的浪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政府性投資基金、政策性農業融資擔保,政府不干預金融機構、投資機構的市場決策,均以投資機構、金融機構的市場化決策為基礎,應加大支持力度。
二、堅持發揮財政資金乘數效應,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產業
廣西財力有限,單純依靠財政支持農業產業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創新財政金融聯動方式,以有限財政投入,撬動社會資本、金融機構等共同投資農業產業。融資擔保、政府投資基金一般都能實現財政資金杠桿放大5倍左右。財政貼息表面支出不多,支持金融機構貸款金額巨大,但是僅僅是減少了農業生產企業的財務負擔,沒有為企業帶來增量貸款,實際并未體現“撬”,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不高,應該減少支持。
三、政府主動參與金融機構創新融資模式,分類施策
目前,政府不懂金融,金融機構不懂政策的現象尤為突出。金融機構、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溝通不足,政府部門制訂財政金融聯動政策與市場脫軌,與實際情況結合不緊密,效果偏離預期情況突出;金融機構設計金融產品時,對財政資金有關政策把握不準,無法靈活運用,難以設計出有吸引力的金融產品。政府部門應該主動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作,積極探索支持農業產業發展的有效辦法,主動為金融機構產品設計提供政策支撐與智力支持,根據不同區域、不同農產品的特點,量身打造特色金融產品,提高財政金融聯動政策的有效性,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作者:羅穎熊 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