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為研究對象,以水資源保障為核心,對朱家林資源環境壓力進行解析,提出基于 EOD 模式的生態保護和田園綜合體開發規劃,并對其實施成效進行測評。研究發現綜合體水質明顯改善,水資源總量充裕,水資源利用率提高。
一、基于EOD 模式的田園綜合體規劃
在《山東省沂南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2018—2020年)》中“一核兩帶五區”的規劃布局指導下,根據EOD模式理念,基于水資源承載能力,根據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和以水定園的原則,以水資源為核心,進行田園綜合體規劃。
1、生態安全格局構建
田園綜合體以水資源保障為核心,以田園經濟帶為紐帶,構建連通型綠色生態圈和特色產業圈,形成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兩圈一帶”的生態格局(圖1).在該格局中:綠色生態圈是指以青山為天然屏障,以高湖水庫為資源核心的生態保護區域;田園經濟帶是指以田園式生態農業為依托、銜接資源與發展的過渡產業帶(圖1-a);特色產業圈是指生態導向型發展模式下,歷史、文化與資源相結合的產業集中區域。

圖1-a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生態格局
2、生態環境功能分區
根據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總體規劃的生態功能定位,結合該區域不同的用地類型和產業結構導向,以青山為屏障、以水資源核心區生態保護為目標,形成“保護–過渡–開發”型的生態空間布局(圖1-b),依次劃定核心區、生態隔離區、生態過渡區、生態農業區、生態屏障區和生態產業區.同時,設立經濟補償機制,由政府統籌協調,利用下游開發區域所繳納的生態補償金對上游保護及過渡區域內居民實施經濟補償,從而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平衡,實現區域內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

圖1-b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生態格局
3、基于EOD生態導向發展模式的產業布局
在“一核兩帶五區”的規劃布局指導下,根據EOD模式理念,在青山保育、水資源保障和水環境保護下,田園綜合體充分發展田園模式、林果經濟和生態觀光產業.基于水資源承載能力,根據以水定人、以水定產和以水定園的原則,以水資源為核心,根據水資源保障通道的延伸距離,形成鄉村發展和產業單元布局,依次劃定觀光產業帶、林果經濟帶、節水農業帶、創意產業帶和產業聚集帶(圖1-c)。

圖1-c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生態格局
二、朱家林田園綜合體規劃實施效果分析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生態安全格局的構建,結合綜合體“一核兩帶五區”的發展規劃布局,劃定了綜合體生態環境功能分區.依據EOD模式的發展理念,將朱家林田園綜合體建設成宜居宜業的綠水青山生態田園.本文對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生態保護規劃的實施效果進行分析。
1、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本著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以高湖水庫為核心區,向東西兩翼延伸,分別劃定了生態隔離區、生態過渡區、生態農業區,同時以四周山體作為生態屏障區,構建了綠色生態圈.通過生態屏障區內山體植被的修復與保育工作,使山區的植被覆蓋率提高,物種結構更加豐富,生態系統更加穩定.同時,通過山區林地植被的恢復,有效減少水土流失、涵養水源、凈化空氣、氣候調節,從而使該地區的生態環境得到明確改善。
2、水環境質量不斷提升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水環境綜合治理,通過源頭削減(農藥化肥高效管理加畜禽養殖取締)、過程控制(生態溝渠改造)和末端治理(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污水處理加人工濕地凈化)相結合的措施,大幅度提高朱家林田園綜合體水體水環境質量.綜合體在承載近期每年最多50萬人次旅游人口、遠期每年最多600萬人次旅游人口和12km2農作物種植的需求下,可以保證高湖水庫和景觀水體分別達到III類水和IV類水水質目標。
結論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以實現貧困戶脫貧、村集體增收、村民共同富裕的生產美、生活美、生態美為發展總目標.通過對現狀環境問題的梳理,規劃構建綜合體“兩圈一帶”(綠色生態圈、特色產業圈和田園經濟帶)的生態格局,根據以水定源的發展原則,規劃劃分生態優先的功能定位和基于生態導向發展模式的產業布局,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助力綜合體發展。
通過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的環境保護綜合治理措施,使得綜合體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主要的水環境問題得到解決,并保障了綜合體水質在近期和遠期均滿足目標要求.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落地建設后,綜合體部分可量化指標從以下2個方面改善:
1)水體水質改善顯著,達到相應地表水標準.綜合體旅游人口增加了綜合體生活污水負荷,同時地表水體還受到種植業面源污染和畜禽養殖面源污染的巨大壓力.通過分散和集中式污水處理、面源污染物源頭削減和過程控制以及對畜禽養殖的關停取締,水體環境在近期和遠期均可實現水質達標。
2)水資源總量充裕,高效用水進一步減少水資源消耗.綜合體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均來自外部自來水供給,農業用水和景觀用水是綜合體內兩大水資源用途.經計算,綜合體內水資源總量充裕,在高效節水技術的推廣使用下,水資源消耗將進一步減少。(作者:彭巖波 宋衛紅 楊曉燕 謝剛 薛寶林 譚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