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現狀特點
1.形成了若干生物醫藥產業密集區
生物醫藥作為英國國內行業增長速度排名第一的行業,在技術、人才、資金密集的區域,已逐步形成了四大生物醫藥產業集聚區,分別是倫敦生物產業集群、劍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牛津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以及位于蘇格蘭的愛丁堡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前三個產業集群的地理位置相近,被稱為“英格蘭東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愛丁堡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大多專注于研究干細胞及工業生物技術領域,而劍橋生物技術產業圈則是混合型產業集群,擁有MedImmune研發中心、Astex制藥公司、劍橋抗體技術公司和MedicalResearchCouncil咨詢公司等產業鏈生態系統。牛津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研發技術成果享譽世界,如通過盡早干預從而降低發病率的檢測方法來防御阿爾茨海默病。
2.生物醫藥企業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和廣泛的產品領域
在制藥行業,根據2020年全球制藥企業50強排行榜,英國的葛蘭素史克和阿斯利康分別在全球制藥企業排名50強中位居第9和第11,處方藥銷售額分別達312.88億美元和232.07億美元。阿斯利康公司和葛蘭素史克公司都是全球領先的制藥企業,葛蘭素史克在消費保健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在抗腫瘤藥物和疫苗領域方面居行業榜首,在胃腸道、呼吸、中樞神經系統和抗感染四大醫療領域處于世界頂尖地位。阿斯利康擁有強大的研究基礎和廣泛的產品領域,涉及腫瘤、心血管、中樞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抗感染等疾病治療,重磅藥品有佐米格、得普利麻、美洛平、普米克、依姆多等。在醫療器械企業方面,在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公司TOP65中,英國有4家公司入選。英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在歐洲僅次于德國與法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進口醫療器械國家之一。
3.擁有世界一流的生物醫藥高校及科研機構
在2020年QS生命科學與醫學全球排名中,英國有15家高校進入前100強,入榜數量僅次于美國,位列全球第2。此外,大多數高校排名靠前,有8所高校進入全球前50強,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分別排名全球第2、第3和第8。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作為世界聞名的高校,周邊聚集了一大批生物醫藥企業和研究所,是生物醫藥創新的聚集地。還有其他以生物醫藥領域而聞名的學校,如成立于1834年的紐卡斯爾大學醫學院是歐洲最頂尖的醫學院之一,是歐洲第一個、世界第二個獲批準的人類干細胞研究所,其內外全科醫學專業能夠培養在各醫科領域工作的全科醫生,為業界輸送了大量臨床人才;倫敦瑪麗王后大學是英國癌癥治療研究先驅、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的發源地。
4.擁有一批原創藥品、專利發明等創新成果
在2020年全球藥物銷售額前100的藥品名單中,英國共有10款藥品入選,入選數量排名第3,藥品治療領域涉及HIV-1感染、哮喘、血栓、糖尿病、癌癥等多領域。在2020年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專利發明排行榜TOP100中英國共有5家單位入選,入選數量排名第5。葛蘭素史克是英國著名的生物醫藥創新企業,共有4款藥物進入全球藥物銷售額前100,2020年生物醫藥產業發明專利申請數量為657項,與2019年專利申請數量相比增加了29.33%。

二、對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的啟示建議
英國政府制定生物醫藥產業創新戰略政策極大地加速了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生物醫藥企業的創新發展,對生物醫藥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進行了強化,并構建了臨床研究生物樣本庫和數據平臺,形成了良好的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生態。為了促進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良性發展,可借鑒英國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經驗,不斷提高生物醫藥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大生物醫藥企業培育和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建立健全臨床研究數據開放機制,鼓勵生物醫藥基礎研發和技術創新,注重產學研合作和對外合作,注重頂層謀劃生物醫藥創新發展。
1.注重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政策保障
政府的政策導向能加速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英國圍繞國家需求和產業趨勢,通過頂層建設的方式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政策規劃。對此,要明確把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作為引領未來經濟增長及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正確引導生物醫藥的前進方向,詳細規劃生物醫藥的發展方向以及主要突破點,提出國家長期發展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制定和完善國家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計劃和政策舉措,將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納入國家科技發展戰略。
2.注重生物醫藥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
英國統籌布局生物醫藥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并注重對生物醫藥基礎設施進行重大升級,為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提供力量。相比而言,我國亟需解決關鍵核心技術缺乏、產業鏈不完善以及原始創新不足等問題。對此,圍繞生物醫藥產業的共性和個性需求,需加強國家生物醫藥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生物安全實驗室等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布局建設,引進著名高校、研究機構和大型跨國醫藥企業在我國建立研發中心,為突破世界前沿重大科學問題、取得重大原創成果提供支撐。要充分對接腦科學、AI+藥物研發、新冠疫苗研發等領域的需要,充分利用我國中醫藥獨特優勢,實施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健康保障等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項目,重點部署中醫藥現代化、醫療器械、新藥創制等任務,加強智慧醫療、精準醫學、慢病防控等關鍵技術突破,發展生物治療、新型疫苗、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組學技術等醫學前沿技術專項,顯著增強我國健康產業發展和重大疾病防治的科技支撐能力。
3.注重加大生物醫藥企業培育和發展的資金支持
資金投入是生物醫藥產業進行基礎研發的重要保障,無論是政府財政投入、企業研發投入還是吸引社會資金,英國政府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在生物醫藥產業上,雖然我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增加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發投入,但是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與葛蘭素史克和阿斯利康等著名企業相比,我國的生物醫藥企業自身對R&D活動的投入與之存在差距。對此,需要加大對生物醫藥產業的資金投入力度,為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一個較好的融資環境,提高行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除了財政補貼和財政資金的投入外,還需要采取多元化的財政支持方式,例如采用政府貸款擔保、鼓勵風險投資、貸款貼息等方式,鼓勵商業銀行為生物醫藥中小企業提供中長期貸款,解決生物醫藥企業貸款困難的問題。
4.注重建立臨床研究數據平臺
英國注重通過臨床數據的收集、管理和開放共享來提高國家臨床研究基礎能力,并建成了英國生物樣本資源庫和開放性臨床研究數據平臺,最大程度實現了樣本資源共享,并注重隱私保護和分工協作。目前,我國在臨床研究數據資源獲取和共享過程的知情同意和獲益分享等方面的監管細則不夠明確、受試者隱私保護存在安全隱患、尚未出臺與國際接軌的官方規范和指南。對此,我國亟需積極完善藥物臨床試驗登記與數據開放機制,完善臨床研究數據開放共享的政策法規系統,解決臨床研究數據開放與應用過程中的問題,加速我國臨床研究數據與世界接軌。
5.注重加強生物醫藥研發國際合作
英國依據身處歐洲的地緣優勢,充分開展與其他國家的生物醫藥研發創新合作,對發揮產業優勢、彌補產業短板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要加速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研發創新水平,亟需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借鑒UKRI的做法并且根據各學科領域的需求和發展特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化學科學部、醫學科學部要盡快制定本學部的國際合作戰略,推動基金委的國際合作戰略更加全面和具體。同時,推動不同階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針對國際(地區)合作、組織間國際(地區)合作等國際合作,進一步加強國外同行與中國研究人員的實質性合作研究和深入交流,完善其國際合作研究資助模式,有針對性地設立國際合作資助項目與計劃。(作者:康捷,袁永,胡海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