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為例,分析其現狀建設情況并對已批規劃進行評估,提出新的產業發展策略、政策運行機制及空間調整方案,最終目的是將其打造成為一個能夠自給自足、職住平衡的產城融合的經濟發展新高地。
一、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簡介
(一)園區概況
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位于天津市北辰區、天津中心城區北側,占地面積15.47平方公里。交通優勢明顯,緊鄰濱保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九園公路,并有多個高速出入口方便進出。2009年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被天津市政府批復成為天津31個示范產業園之一,也是國家批復的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部分,經過五六年的發展,高端園發展具備一定的基礎和規模,2015年連同天津其他20個園區共同申請享受天津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一區二十一園政策(見圖1)。

圖1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區位
(二)發展現狀
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產業發展粗具規模,截至2014年,營業收入101.7億元,裝備制造營業收入36.6億元,就業人口9500萬。但不足的是高端裝備制造營業收入不足整體的40%,需要進一步加強主導產業的集聚。近幾年,園區逐漸形成了從產品設計與創新到關鍵基礎零部件、成套設備制造再到生產性服務業的逐級產業升級,但產業鏈條呈明顯的橄欖型,中段制造業較強,而研發及后期服務業明顯不足。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角度看,園區也有部分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包括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等,截至2014年底,擁有有效專利464件,但是與自主創新示范區的要求相比還是相當不足的。從園區建設情況來看,已建成企業33家,占地3.7平方千米,其中占地0.1平方千米以上的11家,地均產值27.4億/平方千米,就業人口密度2600人/平方千米,相對來說土地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園區內部除工業廠房外有少量研發建筑,高端配套中僅有一座正在建設的五星級酒店,盛景灣住宅項目一期已經建設完成,能容納居住人口1.2萬;與高端園一湖之隔的是北辰區大張莊鎮,大張莊安置區已建設完成,居民已經入住,但公共配套僅限中小學、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菜市場等最基本的設施,總體來說高端園及周邊不能滿足自主創新示范區高端服務的需求(見圖2)。

圖2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及周邊建設情況
(三)已批規劃評估
從北辰區戰略規劃看,北辰區環外地區基本已經形成了工業區+鎮區的模式,產城融合具備一定的基礎,同時一鎮一區的組團式發展相對比較獨立,需要完善各自服務配套。與其他鎮區及工業區對比,與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融合發展的大張莊鎮生活區用地規模相對較小,中間生態綠地使工業區和鎮區有所割裂。
從已批準的高端園及大張莊鎮生活區控規詳細分析,大張莊鎮南側部分用地已經建成,建成區作為大張莊鎮村民還遷安置區已經入駐,剩余居住用地約1.4平方公里,高端園產業用地9.25平方公里,用地比例1∶7.高端園自主創新示范區希望打造成為一個配套完善職住平衡的產城融合區域,居住人口占就業人口的70%,則工業區需要解決8.7萬人就業,而規劃出讓區僅能容納5萬人居住。從居住產品上看,控規確定的居住用地容積率均為2左右,產品以高層為主,缺乏洋房等高端居住產品。
二、自主創新示范區升級路線及方法——以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為例
(一)設置園區發展目標,提升企業入駐門檻
1.確定產業經濟增長目標。
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的產業經濟增長目標為,到2017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8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30%;營業收入25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26%,利稅總額10億元。到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30%。
2.促進高精尖產業的發展,優化升級產業鏈。
打造一批“專、精、特、新”的專業化企業,到2017年,園區內計劃引進企業800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500家,科技小巨人企業80家,高新技術企業50家,進一步增強園區的創新能力。
3.設置企業入住門檻,打造高出產率的環保型產業園區。
加強企業招商目標性,強化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的主導性,選擇有影響力的裝備制造產業入駐,特別是與現有基礎對接的新聞裝備制造產業等,建設成為創新能力強、特色鮮明的高端智能裝備產業集聚區。同時,必須滿足自創區對于企業指標的具體要求(見表1)。
(二)完善園區政策機制
1.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根本,園區要長遠可持續發展,必須引進高端人才,打造一個高端技術人才集聚的創新示范區,具體可以參考千人計劃、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等,加快建設高層次人才創新基地,重點引進相關行業的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與國內外特別是天津本地的知名院校如天津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等各類研究院校進行合作,共建重點研究室、技術轉移中心等。同時,注重人才的技術能力更新,設定專業培訓機構,進行知識更新。形成完善的人才激勵與服務機制,優化人才的社會環境,改變大統一的管理和服務方式,對與人才有關的服務進行變革,簡化辦事手續,設立多部門聯合服務機構,為人才提供一條龍服務。
2.搭建創新技術服務平臺。
發揮園區管委會的主體功能作用,重點建設支撐產業升級的研發設計服務平臺,實驗驗證、中試及檢驗檢測等專業服務平臺,吸引從事咨詢、評估、知識產權服務等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入駐;理順管理與中介機構的相互關系。鼓勵和支持生產力促進中心和孵化器建設,引導企業向專業化發展,鼓勵支持多元化主體投資,明確孵化器建設運行服務主體,落實工作目標責任制。
3.構建金融服務體系。
鼓勵和支持各種金融機構進駐產業園區,實施適度政策傾斜,完善并擴大金融機構規模,健全服務功能。同時,鼓勵和支持金融機構向技術創新和科技企業提供個性化金融服務,積極推進設立政府基金,利用貼息及擔保等方式,引導各類商業金融機構支持產業區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加快建設企業征信體系,促進各類征信機構發展。
(三)提升園區配套服務功能
完善園區各級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參考已建成的各自主創新示范區,完善城市級配套設施體系,包括體育、文化娛樂、教育及商業等。在高端園內部規劃三館一中心的體育設施,滿足大型體育賽事舉辦的要求;設置文化館,沿湖休閑中心以酒吧、咖啡吧、西餐廳及創意品展賣等功能為主,滿足高端人才的需求,同時為了能夠留住人才,設立九年一貫制國際學校,解決高端人才子女就學問題;在沿湖沿主軸線一側設立大型商業中心,滿足吃、購、娛一條龍服務。
設立高端居住社區,滿足部分精英人才的居住需求。園區周邊景觀良好,在現有規劃基礎上調整部分用地為居住用地,容積率控制在1.2左右,以多層洋房為主,輔助少量聯排別墅,打破產業園純工業用地的布局模式,真正做到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形成一個完善的高端組團。
(四)強化招商引資力度
1.建立重大項目引進和落地決策機制。
建立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重點項目庫,著力謀劃、論證、儲備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完善引進重大項目備案、會商制度,引入專家聽證和部門聯審輔助決策,提高民主、科學決策水平。同時,由專家咨詢委員會負責對申報項目進行評估,增強項目可操作性,降低項目的實施風險。
2.創新招商機制。
深入研究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發展特征和模式,全面創新招商引資理念和機制,重點突出產業鏈招商,集中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場前景好的大項目。發揮現有智能裝備應用企業的作用,對智能裝備供應商開展針對性招商;發揮中介機構和社會組織的作用,通過國內行業研究機構、商會,加強與國際知名平臺機構對接,如德國弗羅恩霍夫協會、韓國產業研究院等,加強集中招商。

表1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主要指標目錄
三、總結
筆者通過對天津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進行分析認為,區縣工業園區相對距離市區較遠,同時大部分遠離區縣城區,現狀土地利用效率較為低下,生活配套不夠完善,產業鏈條比較低端。要進一步推動各園區的發展,必須從企業和人才入手,園區要筑巢引鳳,完善政策機制,同時設定門檻吸引高端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入駐,對人才的吸引必須從生活環境和配套出發,打造一個環境優良、配套完善、能夠安居樂業的完美園區。最終真正實現由生產型工業區向創新型產業園區轉變,在天津區縣形成一個個能夠自給自足的職住平衡的產城融合的經濟發展新高地。(作者:程富花 趙珊 張韻 屈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