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健康產業的概念與內涵
健康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國內外迄今沒有對健康產業做出過權威的界定。本文界定的健康產業,是指(直接或間接) 為人的健康提供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各類社會經濟組織的集合。直接為人的健康提供產品和服務,如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間接為人的健康提供產品和服務,如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健康管理等。
健康產業是一個復合性的產業群體,它至少包括四大基本產業,即:以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為主體的醫療衛生服務產業;以藥品、醫療器械以及其他醫療耗材產銷為主的醫藥產業;以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產銷為主的保健品產業;以個性化健康檢測評估、咨詢服務、調理康復、保障促進等為主的健康管理服務產業。

二、健康產業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健康產業是國民經濟中極具發展前景的產業,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健康產業面臨著日益增加的需求,具體體現在各國的醫藥工業都是快速發展的行業,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健康產業同其它生產要素一樣,促進了經濟增長。健康產業作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其發展符合人類發展要求,符合產業發展趨勢,代表新科技革命趨勢。
健康產業面臨著日益增加的需求,最終將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據統計,目前在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產業相關股票的市值約占總市值的13%左右。特別是在發達國家,健康產業已經成為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美國的醫療服務、醫藥生產、健康管理等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 D P比重超過15% ,加拿大、日本等國健康產業增加值占G D P比重也超過l0% 。健康產業中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催生新的產業革命,孕育著大規模的產業化。發達國家已經將健康產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重點。例如,日本將健康產業與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列于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
我國作為擁有13億人口、從中等收入邁向高收入的大國,健康產業極具發展前景。保守估計,2015年,我國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4萬億~5萬億元。至2020年,我國健康產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0萬億元。蓬勃發展的健康產業將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新增長點。
三、健康產業能強有力地促進社會和諧
發展中國家因為缺醫少藥,造成流行病、傳染病和地方病盛行,甚至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健康產業能有效地降低全社會衛生總費用,藥品、醫療衛生服務、保健品以及健康管理服務等如能夠被廣大患者以合理方式獲得且能以合理方式使用,將極大促進我國的社會和諧。
藥品、醫療衛生服務、保健品以及健康管理服務等能夠被廣大患者以合理方式獲得且能以合理方式使用,將極大促進社會和諧。例如,新藥的發明能夠減輕成千上萬患者的疾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的質量,帶給其家人幸福。
健康產業能有效地降低全社會衛生總費用。首先,健康管理以及對疾病預防的保健,可以最大限度地延緩和降低疾病的發生,從而節省大量的衛生費用。其次,當疾病發生后,藥品的合理使用,能使許多疾病得到有效控制和治療,大大降低患者的醫院門診、住院、緊急救護需要,避免不必要的手術,減少衛生費用開支。對某些疾病進行治療,藥品的合理使用最具成本-效益比。研究表明,美國在新藥取代舊藥方面每投入1美元,總衛生支出就減少6.17美元。英國針對12種疾病治療所做的研究估計,因藥品替代而減少病床使用的費用節約,從1970年的1.14億英鎊增加到2002年的109.87億英鎊。
反之,一個社會如果健康產業發展落后,后果將極其嚴重,社會和諧將無從談起。世界上許多國家(如非洲貧窮的目家、處于戰亂的國家)、發展中國家的城市貧困人群、邊遠農村的農民以及兒童缺醫少藥,造成流行病、傳染病和地方病盛行,死亡人數眾多,一些國家或地區甚至陷入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未來數十年,我國的人口數量和老齡化程度還將進一步提高,若缺少新藥開發和必要的藥品供應,因老年性癡呆、中風、帕金森氏病、充血性心臟衰竭以及其他疾病,大量老年人不得不長期呆在療養院和醫院中,產生巨額衛生費用,給我國未來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四、健康產業是提高全民健康福祉的重要保障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老年性疾病、病毒、傳染病、精神病等已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命與健康。健康產業關乎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新增長動力,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必將對我國未來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人類發展史也是一部防病治病的斗爭史。不同的疾病,給人類帶來不同程度的挑戰,重大疾病的流行有時甚至會改寫人類歷史的進程。為克服各式疾病挑戰,人類在長期與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不斷發現、積累和豐富獲得健康的知識和手段,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促進了人類生存和文明的延續。譬如,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磺胺和青霉素為代表的現代藥出現,在治療和預防疾病方面起到劃時代作用。以往每年奪走數以萬計生命的許多細菌性傳染疾病,如產褥熱、流行性腦膜炎、肝炎、肺炎等,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抗生素的發明,全人類的平均壽命增加了10歲。
20世紀后半期,新化學合成藥物、生化藥物、生物工程以及基因工程在內的高科技手段制成的新藥源源不斷問世,在治療和預防各種疾病、增進公眾健康、增加人類預期壽命方面也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生活節奏的加快,老年性疾病、病毒、傳染病、精神病等已嚴重影響了人民的生命與健康。據統計,目前全國結核病患者人數約450萬,僅次于印度,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傳染性肺結核病人約200萬;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超過1.2億人,占全世界的1/3;吸蟲病患者約有85萬人。在不少農村地區,腸道傳染病、微量營養素缺乏病、婦女孕產期疾病、地方病和寄生蟲病等仍未得到有效遏制。艾滋病、非典、人間禽流感等新發傳染病的出現,又加重了我國疾病預防控制的難度。
同時,由于居民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習慣的變化,惡性腫瘤、高血壓、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嚴重疾病的患病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已成為威脅人民健康的主要病種。
顯而易見,健康產業關乎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新增長動力,關乎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必將對我國的未來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