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齡化時期到來,養老事業備受重視。從養老地產的角度分析,城市養老地產市場遠不如建設中依托農業的養老市場優越。怎樣將與養老事業結合,賦予休閑農業的社會功能性,實現“農業+養老”的雙贏,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接下來,我們先從本課題的基礎研究做起,來聊一聊田園養老(即以農養老)的概念、類型、資源優勢、發展現狀、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內容。

一、概念
田園養老是以農業田園環境為依托,結合當地山地、森林、溫泉、中草藥等各種養生本底,與農業生態種植,綠色度假居住,傳統農耕文化體驗相結合,打造最為自然健康的養老生活方式。
二、類型
農業養老地產的類型按照田園資源進行分類,可以分為農業養老地產、溫泉養老地產、葡萄酒莊園養老地產、森林度假養老地產、山地度假養老地產、文化創意養老地產等種類。
三、資源優勢
農業是田園養老的重點資源。農田、農耕、綠色農作物等為養老人群提供了耕種、收獲成就感,農耕文化體驗使其感受中國傳統文化,而綠色養生餐是食療康體的關鍵。另外,田園一般都具有適合養老的地形,如避暑山地,森林、溫泉等養生資源,空氣清新,水質優良,具有鮮明的養老資源優勢。
四、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的逐步增多,老齡市場消費迅速發展,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經濟,社會保障體系的逐步完善,使得老年人對老年住宅、老年保健、老年休閑等的消費熱情激增;另一方面,目前40—45歲的中年人將在10年后步入老年,他們有著較高的收入及教育水平,隨著老年人獨立居住的養老觀念的形成,養老市場需求也將達到頂峰。
目前市場上的養老模式層出不窮,例如康復型養老、醫療型養老、居家型養老、候鳥養老、農業休閑養老等,而作為以為主體的田園養老模式,因其特殊的自然養生條件與康復身心的人文環境,正與生態休閑、農業旅游、山地森林度假等產品相結合,開創了養生養心、醫療康復、休閑度假、田園生態享受的新養老時代。
老年人口規模大,老齡化速度快:我老年人口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預計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老齡化水平達到17%。而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
五、政策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提出將老年人的宜居環境作為一項保障權宜,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經濟發展水平和老年人服務需求,逐步增加對養老服務的投入。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指明了“十二五”期間中國養老服務建設的目標,提出“2020年我國老年人護理服務和生活照料的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這成為養老服務民營發展的風向標。
另外,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國務院和各級地方政府也相繼制定出臺了相關政策條例,扶持健康養老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