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民融合是促進國防科技產業發展和協調市場經濟的重要手段。本文從問題和需求入手, 充分了解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現狀, 以實地調研、文獻研究和案例剖析為主要研究方法, 梳理現階段軍民融合的問題, 明確產業研究策略和路徑, 構建產業體系, 并為產業規劃的落地實施提供依據, 以期為我國軍民融合產業規劃積累經驗, 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研究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深化國防科技工業改革,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1]。文章把軍民融合擺在戰略位置,以產業規劃為基本途徑,為我國軍民融合發展探索新路徑積累經驗。
1 軍民融合發展背景
軍民融合曾經在歐美軍事強國的軍事工業和市場經濟融合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將成為我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促進國防科技產業發展、統籌國防建設和協調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2]。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強軍民融合發展法治建設的意見》,強調要以機制改革、制度創新為首要任務,破除軍民融合發展過程中的阻礙,積極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路徑和發展模式[3]。
2 國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規劃的必要性
傳統意義上的產業規劃大多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專項規劃進行編制,自上而下的政府意志明顯[4]。這種單一導向性的產業規劃輕視企業、從業者和居民需求,忽視產業發展客觀規律,缺少對實際情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的探討。產業規劃應充分發揮規劃師在政府、軍工企業、民營企業、企業從業者和當地居民等之間的協調溝通作用,從問題和需求角度出發,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地區發展現狀的產業規劃。
3 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現狀問題和研究策略
3.1 問題一:單一軍品向民品轉移較多,民品向軍品較少
我國軍工體系相對自我封閉,軍工企業與市場經濟之間長期不協調。雖然目前軍民融合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普遍存在軍品向民品單一轉移的現象,民品向軍品轉移的難度大、案例少。民企和事業單位參與軍品研制和生產的手續繁瑣,“軍工四證”分別由不同部門負責審查認證。
3.2 問題二:國有軍工企業與民營企業合作層次低,配套比例少
近年來軍工企業牽頭不斷吸納民營企業事業單位“參軍”,但力度依然不足。例如,航空工業集團下屬企業成飛集團雖與140余家民營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民營企業配套生產率不足40%,仍然處于自制為主、采購為輔的生產模式。
3.3 問題三:缺乏軍民融合社會公服體系,軍民之間缺乏信息交流平臺
軍民之間缺乏信息溝通渠道是現階段軍民融合發展的一大阻礙。民企無法獲得軍工和國防方面的技術需求信息,軍工單位對民企及其產品也缺乏信任和了解。軍民雙方在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讓、項目投融資等方面信息不對稱,導致雙方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影響軍民融合進程。
3.4 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研究策略
針對軍民融合發展中的三大問題,分別從政策、產業和平臺等方面逐一提出解決方案。針對問題一,以上位政策傾斜為支撐,簡化民營企業和事業單位參與軍品研發和生產等的程序,推動民參軍進程;針對問題二,從產業發展類型和構建全產業鏈角度出發,探索產業切入點;針對問題三,借鑒國內外成功軍民融合產業園案例,敦促各類科研和服務平臺建設,設立軍民融合共享機制等。
4 軍民融合產業體系構建和重點產業研究路徑
4.1 產業體系構建的目的和方法
構建軍民融合產業體系能夠為產業發展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和依據,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產業體系的構建是產業發生集聚效應的基礎,產業集群能夠實現規模效應、集聚效應,降低生產和運輸成本;構建全產業鏈、攻克產業發展中面臨的核心技術滯后和關鍵環節缺失等問題,有利于形成產業競爭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
建立產業遴選模型,從現狀、趨勢、政策、軍民熱點、發展基礎和技術需求等多維度進行研究,構建產業遴選模型,確定產業備選池。通過對備選產業進行篩選和匯總,形成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并通過研究確定細分產業類型,最終形成產業體系。
4.2 重點產業研究路徑
對產業發展方向深入研究的意義在于明確細分產業類型,增強產業規劃的目的性和可實施性。具體研究途徑有三:通過走訪政府部門和企業等全面了解現狀企業生產類型、科研基礎、已簽約項目、合作意向等現狀發展條件;產業發展前景預判,從重點產業方向的軍民融合市場需求入手,研究其上下游產業鏈、市場規模和國內外發展趨勢等,探索適合地區發展的細分產業類型;結合以上兩點的分析結果和產業自身特征,從打造全產業鏈和產業集群角度出發,明確細分產業發展方向。
5 產業規劃引導城市規劃空間布局
隨著我國城市用地逐漸進入存量發展階段,產業規劃對城市規劃的導向性作用愈發明顯和突出[5]。科學的根據產業規劃進行城市規劃空間布局將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促進資源集約發展。產業引導的空間布局主要應遵循四大原則。一是依托上位規劃,充分考慮現狀用地條件;二是產業布局靠近產業基礎片區,利于形成產業集群;三是產業盡量靠近原材料產地,鏈接上下游產業鏈降低運輸等成本;四是分期規劃,逐步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
6 結束語
本文從問題導向出發探討軍民融合視角下的產業規劃,重點闡述了產業體系的構建、產業發展重點的研究思路以及產業規劃對城市規劃方面的空間指導,旨在為下一階段我國傳統工業城市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提供研究依據。(作者:國逸冰 孟芯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