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召開廣西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據悉,廣西加快推進適宜金融支持的重大生態環保項目謀劃,引入金融活水支撐全區污染防治攻堅戰重點領域重大項目實施,打造廣西項目試點樣板,以生態“含綠量”提升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含金量”。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與自治區發展改革委成功推薦3個EOD項目(即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項目)列入國家第一、第二批試點項目,與國家開發銀行廣西分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廣西分行聯合印發《關于共同推進生態環保重大項目融資的通知》等8個系列文件,推進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的融資落地。
2022年4月28日,賓陽縣農村環境治理與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入選國家第二批58個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試點項目名單,包括農村污水處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濕地工程等3個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和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網及水網配套工程(一期)、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區和古辣稻花香里旅游區提升工程等3個生態產業項目。
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區共推薦63個項目進入國家、自治區級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總投資1097.16億元,融資需求807.43億元。其中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模式項目52個,總投資1047.21億元。
廣西推進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工作帶來了哪些“紅利”?據介紹,推進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工作可助力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有效促進廣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今年1—11月,廣西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位居全國前列,14個設區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98.1%;11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8.2%;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例為94.5%,以上指標均優于國家考核目標。
此外,還推動了廣西初步形成了一批“農業農村污染治理+鄉村振興產業、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生態農文旅產業、礦山生態修復+固廢資源再生利用+特色產業”等治理實踐模式和融合發展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