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互聯網作為未來通信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全球萬物互聯的基礎,以日益凸顯的國家戰略地位、潛在的市場經濟價值、稀缺的空間頻軌資源成為全球關注和競爭的焦點。

11月30日,記者從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主辦的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發展大會上獲悉,《成都市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已于近日發布,成都力爭到2030年打造千億級衛星產業集群。此外,大會上還成立了集聚多位院士的專家智囊團,業內頂級專家將持續賦智成都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行業發展。
看規劃
建成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標桿城市
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是成都重點推進的28條產業鏈之一。在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領域,成都優質企業集聚、科研平臺眾多、應用場景豐富,具備產業發展基礎底蘊。
據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搶抓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發展機遇,成都按照“科技賦能、鏈主帶動、區域聯動、應用牽引”的總體原則,以“夯實空天地一體化網絡底座、推進衛星多元化應用服務”為主線,編制形成了《成都市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發展規劃》),旨在加快建設天地一體、泛在智聯的新型基礎設施,打造全國領先的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標桿城市。
發展目標方面,《發展規劃》聚焦搶抓整星制造產業鏈關鍵環節、衛星數據應用價值鏈高端環節,著力推動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核心產業規模達300億元,爭創國家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示范基地,基本建成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示范城市。到2030年,力爭打造千億級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集群,全面建成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標桿城市。
在重點任務方面,《規劃》聚焦建設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科技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應用場景示范地和產業生態新高地,深入開展創新引領、產業提能、場景示范、生態完善四大任務。
看行動
成立專家智囊團 發布產業機會清單
大會邀請了數位重磅專家,為成都產業發展賦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遙感委員會主席顧行發圍繞國家對地觀測系統及其應用進行了主旨演講。
隨后,集聚業內10位重量級專家的成都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專家智囊團成立。記者了解到,首批專家智囊團成員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顧行發、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原主任郭際等。
為了讓上下游、左右岸企業充分交流,大會還舉行了鏈主說、企業路演等環節,同時發布了《成都市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城市機會清單》。記者翻閱看到,該清單圍繞衛星賦能城市治理、產業發展和人民生活,在全市范圍內廣泛征集了典型應用場景、新興技術、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共計172條供需信息,其中包括政府需求信息24條、政府供給信息40條、企業協作信息13條、企業能力信息95條,旨在促進項目、場景、技術、需求有效對接。
看基礎
覆蓋全產業鏈 航天企業百強數全國第3
當天,由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組織編寫的《成都市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藍皮書(2023)》也在活動中發布。《藍皮書》顯示,目前,全國基本形成京粵滬鄂川五大產業集群,廣東、四川和江蘇的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企業數量分別為3087家、1964家和1892家,位居全國前三。重點企業分布上,北京、廣東、上海的行業重點企業分別為212家、145家和64家,四川省擁有的重點企業為45家,位居全國第4位。
依托良好的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產業基礎,成都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呈現蓬勃生機與活力,產業發展初見成效。2022年,全市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規模達113.12億元,較2021年同比增長17%。從企業看,成都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企業已實現全產業鏈覆蓋。今年前三季度,成都衛星互聯網與衛星應用產業規模達130.5億元、增速41.7%。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家;上市企業6家、上規企業78家;5家企業入選2022中國商業航天企業百強榜單,數量排名全國第3。
業界反響
期待成都打造一批全國領頭羊
前幾日,從事低軌衛星通信和5G相關產品研發、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創智聯恒簽約為國內首個空天信息產業共同體首批成員。得知成都印發《發展規劃》,創智聯恒副總經理羅翼有所觸動。
他告訴記者,在全新一代低軌通信星座建設中,通信載荷是技術的制高點和無人區。創智聯恒目前已同國內衛星載荷總體單位、頭部商業航天公司形成了緊密合作,相關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隨著《發展規劃》的印發,政府在政策引領、資本支持、產業協同、應用孵化等方面將有望發揮更好的統籌作用,期待成都依托本地區域內產業鏈核心企業,打造一批全國性領頭羊企業,同時著力于衛星互聯網應用需求的釋放,優化產業結構,引導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