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才能稱得上“五好”園區呢?“五好”園區標準是什么?“五好”園區是哪“五好”?下面跟隨中機院小編一起來學習“五好”園區需要滿足的條件:
1、規劃定位好,構建融合協同格局:找準產業定位、優化空間布局、加快升級整合。
2、創新平臺好,提升綜合承載能力: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金融服務平臺、建設人才服務平臺、建設現代物流平臺。
3、產業項目好,培養現代產業生態:做強主導產業、壯大新興產業、.培育未來產業、建設產業綜合體、促進產城融合發展。
4、體制機制好,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加強領導班子和人才隊伍建設、創新園區管理體制、推動園區市場化建設運營、實施精準專業招商。
5、發展形象好,優化外引內聯環境: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綠色低碳園區、強化園區安全穩定保障。
長沙“五好”園區的標桿項目研究
長沙高新區:探索產城融合新模式
長沙高新區:中電軟件園、麓谷企業廣場、芯城科技園、長沙智谷、中聯智慧產業城...長沙高新區的智慧產業遍布各處,從一家企業到一個產業,從一條產業鏈到產業集群,新興產業聚集,成為了長沙高新區打造“五好”園區的一張張名片。

長沙高新區在“2021中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園區”位居前十。
長沙高新區何以獲得如此優異的成績?
從規劃定位來看,“高”和“新”是長沙高新區的發展定位。圍繞高端化、集群化、規模化、融合化四個高質量發展的基本方向,構建“113”現代產業體系:即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勢產業和3個特色產業,包括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和先進儲能及新能源汽車。
在金融板塊,園區建設全國首批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園區,精準支持企業融資、上市、并購。2021年園區新增上市企業4家,全區上市企業總數達50家,占全市上市企業總數的65%、全省38%。
長沙高新區經發局負責人表示:“長沙高新區擁有一個‘生態系統’,能夠推動企業發展。首先資金、人才儲備方面都比較完善,有一個好的創業生態;其次有高質量的企業群體,能夠形成產業集群;最后是有完善的體制機制,從政策、服務、營商環境等方面,全方位助力企業發展。”
同時,園區正打造“世界計算·長沙智谷”百億產業綜合體。據悉,該項目啟動建設投資180億元、項目占地913畝。到2025年,該地將聚集計算產業20家龍頭企業、50家總部企業、1500家中小企業,同時將云集8萬至10萬名產業從業人員,入駐企業營收超千億元,共同推動長沙計算產業發展。
在長沙高新區,數字化智能智造馬力全開;奮力高精尖,113現代產業體系勢如破竹。握著科技創新的旗幟,一個匯聚科技創新力、發展新動能的現代化科技產業新城,在“三高四新”戰略下,在“強省會”戰略的推動下,走上園區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雨花經開區:探索“擴張”新路子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全省省級園區唯一國家綠色工業園區、湖南機器人產業集聚區、長沙市人工智能產業示范園區……這些都是長沙雨花經開區的標簽。

在建設“五好”園區的過程中,當土地資源短缺成為制約園區產業發展的瓶頸之一。雨花區經開區探索出了一條新的“擴張”之路。
在空間規劃上,園區率全省之先建設工業地產標準廠房,建成國企中心、創研中心、總部基地等22個工業產業園。同時,跳出雨花發展雨花,與湘潭、株洲兩地合作打造三個“飛地園區”,目前,一批企業已入駐韶山飛地園區。
同時,近3年來,園區引進“500強”企業5個,行業隱形冠軍和小巨人企業近20個,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從2015年不足10家發展為目前的255家;2021.新簽約引進先惠高端零部件制造基地、第三代半導體科技智能化產業基地等重大項目13個,新引進產業鏈企業39家,新增投資50.75億元。
寧鄉高新區打造先進產業集群
近年來,寧鄉高新區緊盯全省重點打造的工程機械世界級產業集群和先進儲能材料國家級產業集群,搶抓醫療器械和國防科工產業的風口期,全力構建“1+1+2”的產業體系。其中主導產業智能裝備制造以三一、星邦為龍頭,圍繞延鏈強鏈做文章,成為長沙市打造世界級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的重要增長極。先進儲能材料產業構建了中部第一、國內領先的完整綠色產業鏈條,長沙市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牽頭園區的領先優勢進一步鞏固。

在金融板塊,寧鄉高新區組建1億元的中小微企業風補基金,已累計為23家企業投放金額9130萬元,為30多家企業提供純信用擔保融資1.5億元。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在招商引資方面,我們嚴格供地項目畝均投資強度、產值與稅收貢獻標準,吸引頭部企業、產業鏈關鍵及配套項目、高精尖項目、高成長項目落戶。”寧鄉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潘劍靈表示。
寧鄉高新區產業發展有強度、科技創新有深度、招商引資有熱度、項目建設有速度、營商環境有溫度,都是建設“五好”園區的重要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