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洲里綜合保稅區規劃面積1.44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分撥配送、現代物流、保稅加工、國際貿易四大產業,保稅區的建立將推動內蒙古自治區開放型經濟發展,助力內蒙古自治區經濟騰飛。

項目背景
2015年3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滿洲里綜合保稅區。次年九月,滿洲里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國家十部委聯合驗收,并于2016年12月20日正式封關運營。保稅區規劃面積1.44平方公里,基礎設施總投資8.6億元,地處公路、鐵路、航空三大口岸中心交匯處,東西連接301國道及對俄口岸,南北連通濱州及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依托口岸優勢建立的中俄蒙歐經貿合作向高層次過渡的戰略平臺,同時也是內蒙古自治區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舉措。
項目分析
在“一帶一路”建設背景下,各區域均積極融入發展戰略,重點發展外向型經濟。在對外貿易方面,滿洲里口岸是我國對俄蒙兩國的重要陸路口岸,在俄蒙經貿合作方面有獨特的優勢。如中俄方面,保稅區的建立使中俄兩國進出口商品充分利用保稅政策,極大地利于落實兩國制定的提升貿易額的目標,進一步引導中俄兩國高新技術產品和設備的交流與合作。
同時,隨著滿洲里與我國大連、天津等沿海港口海聯業務不斷拓展,滿洲里對日韓貿易總量也逐年增加,由于日韓都屬于自然資源缺乏的國家,對俄羅斯資源和能源需求量較大,如木材資源,日韓對木材資源及木制品的需求更為明顯。隨著我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不斷深入,我國對木材及粗加工制品實行嚴格的線控措施,使得日韓木材企業逐步將木材加工及出口業務向滿洲里轉移,這加強了滿洲里和日韓國家的經貿關系。
項目價值
以“服務全國、面向俄蒙、輻射歐亞”為立足點,滿洲里綜合保稅區對外充分發揮亞歐大陸橋軸心作用,向內通過完善口岸功能促進區域平衡發展,滿足了日益發展的保稅業務需求。依托保稅倉儲、現代物流、保稅加工、國際貿易四大產業,著力打造以口岸經濟為依托的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以公路、鐵路和航空口岸為優勢的國際分撥配送中心、以冷鏈物流為特色的現代物流中心、以特色金融為依托的國際貿易結算中心、以保稅功能為基礎的高端產業發展中心“五大中心。
中機院致力于各類自由貿易區(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口岸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陸港經濟“一帶一路”發展項目的研究、規劃及招商運營。先后為滿洲里、天竺、楊凌綜合保稅區進行規劃;于北京新機場、武漢、張掖等地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建設;于成都、菏澤、安寧等地規劃陸港經濟產業建設;為泰州、孝感、貴陽、霍爾果斯等地進行經濟開發區規劃。均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成為當地產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行動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