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隨著全球經濟逐漸回暖,市場需求有所恢復,我國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出口強勁復蘇,由此帶動了生產總量的增長。自行車產品結構將發生變化,以適應老齡化、中長距離代步、休閑健身、綠色出行等多層次需求。
來自工信部的數據顯示,2010年,自行車行業經濟運行呈現恢復性增長的局面。自行車行業累計工業銷售產值由2009年的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同比增幅達到24.19%。新產品產值累計同比增長60.1%,累計產銷率99.3%。國際市場需求復蘇以及低碳環保理念促進了腳踏自行車的增長。2010年,兩輪腳踏自行車累計完成產量5901.9萬輛,雖然還沒有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但與2009年相比增長10.3%,由于2010年基數較高,預計2011年增幅將有所減緩。受家電下鄉政策的刺激,電動自行車增長較快,累計完成產量1136.8萬輛,同比增長29.7%,比2009年高16.8個百分點。
2010年自行車及零部件生產和出口已經恢復到金融危機前2008年的水平,整車出口量甚至接近2007年的歷史最高值。根據海關統計,1~11月整車累計出口5413.4萬輛,出口額24.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6%和21.4%;1~11月零部件出口額達16.3億美元,同比增長32.2%。電動自行車出口再創歷史新高。根據海關統計,1~11月電動自行車累計出口54.5萬輛,出口額2.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46.8%和57.6%。
目前鋰電池電動自行車發展的條件越來越成熟。電動自行車未來發展的關鍵是擴大出口,同時通過優化產品結構來滿足市場細分需求,鋰電車正是優化產品結構的最佳選擇。一是電動自行車標準遲遲未能修訂,而根據目前的情況,趨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鋰電車輕巧的優勢將充分顯現。二是電動自行車出口勢頭良好,特別是出口西歐國家增長很快,荷蘭去年每賣出4輛自行車,其中就有1輛是電動自行車,而歐洲的電動自行車用的基本都是鋰電池。三是行業骨干企業加快了戰略布局,不僅僅是把鋰電車作為整個產品鏈的高端,更是要把鋰電車的總量拉上去,擴大市場份額,實現鋰電車作為高端產品的價值。龍頭骨干企業的行動不僅具有示范帶動作用,更是對產業未來發展的戰略布局。四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特別是北京、南京、上海、西安等大城市的消費者開始了解鋰電車,這得益于整車企業、電池企業、行業媒體的積極宣傳和引導。五是政府支持,包括電動自行車下鄉、地方政府采購、產業基地配套政策、政府對消費者的引導等,都是對市場和產業的一種推動。2010年鋰電車的產量有望達到80萬輛,發展的基礎也更加扎實。馬中超表示,鋰電車不僅輕便環保,更有智能和時尚的優點,彰顯了品位的優勢。今年將進一步推動動力鋰電池在電動自行車上的應用,這也是電動自行車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同時,有關企業應該大力在一線大城市把它作為新的增長點來培育。
自行車行業發展仍將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的挑戰。
首先,去年出口形勢的好轉主要得益于歐美市場的庫存回補,而不是消費支出的增加,因而出口增長的勢頭能否持續還存在疑問。如果今年主要出口市場的消費支出不能快速增長,那么出口總量要與2010年持平就有很大難度。
其次,國內市場結構變化快。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的銷量此消彼長,中高檔自行車增長初現端倪,鋰電池電動自行車持續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去年1~11月自行車產量比2008年同期減少了611.1萬輛,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國內市場萎縮。而電動自行車內銷依然火爆,這樣的話對代步自行車的替代就非常明顯。中機院市場調研中心的情況也證實了這一點,多數企業反映休閑運動型自行車的需求較往年有明顯增加,中高端車型需求有所拉升,然而內需市場總量并沒有提升,仍以出口為主。
第三,電動自行車兩個“97.5%”的情況始終沒有改變。一是內銷占產量的97.5%,二是使用鉛酸電池的車型占產量的97.5%。未來一段時間,與自行車恰恰相反,電動自行車仍會以內銷為主,而國外市場還沒有做起來,中高端市場也還沒有培育好,加劇了產能過剩和市場飽和。
中機院認為:十二五期間,隨著“低碳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低碳出行和休閑健身的需求將不斷增加,自行車仍將是最受歡迎的短途交通代步和休閑、健身工具,特別是中高檔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在歐美發達國家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我國城市化率,特別是中西部城市化率將進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將進一步增加。自行車、電動自行車在國內也仍有較大的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