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的實現主要依托兩方面的基礎能力:
一個是工業制造技術,包括先進裝備、先進材料和先進工藝等,是設定制造邊界與制造能力的根本;
另一個就是工業互聯網,即基于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光分發揮工業裝備、工藝和材料潛能,提高生產效率、優化資源配置效率、創造差異化產品和實現服務增值。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關鍵使能技術,為智能制造提供了關鍵的共性基礎設施,為其他產業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智能制造是啥?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諒度融合,貫突于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洛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訣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
智能制造包括產品智能化、裝備智能化、生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及服務智能化。智能制造具有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生產關鍵制造環節智能化為核心、以端到端數據莢為基礎、以全面禁度互聯為支撐四大特征。
制造業是國民經箏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智能制造是葆實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加快推進智能制造,是加速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對重塑我國制造業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
工業互聯網是啥?
工業互聯網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于2012年在白皮書中提出的。白皮書指出:
工業互聯網匯集了工業革命和互聯網革命的進步,有望推動經濟增長,提供更好的就業機會,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工業互聯網的三大元素是智能機器、高級分析和工作中的人;
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利用“智能設備“采集數據,“智能系統“通過數據挖掘分析及可視化展現,形成“智能設策“,指導生產和工藝優化,提升設備的運轉效率,誠少停機時間和計劃外故障。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相繼出臺了一標列的政策文件,推動工業互聯網健康、快速發展。
工業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
此后,中國經歷了從“智能制造2025““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到“工業互聯網“,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借助產業鏈完備、應用場景豐富、應用主體眾多的比較優勢,構建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推動質量變革和效率變革,源足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