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龍科技園區為洛陽市中心城市總體規劃發展的一部分,位于洛陽市區西南部,洛陽新區的最西端,隔洛河與洛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望。規劃范圍北至洛河、東至瀛洲路、南至伊洛路、西至員莊村東,總面積21.92km2。
洛龍科技園區總體規劃期限為:2010-2020年,近期規劃2009-2012年,中期2013-2015年,遠期2016-2020年。
洛龍科技園區是以硅光伏及光電、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為主導,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兼具居住和服務功能的現代化產業集聚區。
用地規劃布局分為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公共設施用地、道路廣場用地、市政設施用地等。科技園用地平衡見表。
科技園規劃用地平衡表
分類代碼
|
用地名稱
|
規劃2012年
|
規劃2020年
|
面積(hm2)
|
比例(%)
|
面積(hm2)
|
比例(%)
|
R
|
居住用地
|
109.55
|
10.30
|
354.93
|
17.29
|
|
公共設施用地
|
84.85
|
7.98
|
177.06
|
8.63
|
C
|
C1
|
行政辦公用地
|
-
|
-
|
8.61
|
0.42
|
C2
|
商業金融業用地
|
9.29
|
0.87
|
36.46
|
1.78
|
C3
|
文化娛樂用地
|
-
|
-
|
0
|
0.00
|
C4
|
體育設施用地
|
-
|
-
|
5.68
|
0.28
|
C5
|
醫療衛生用地
|
-
|
-
|
4.16
|
0.20
|
C6
|
教育科研用地
|
75.56
|
7.10
|
122.14
|
5.95
|
M
|
工業用地
|
424.65
|
39.92
|
602.78
|
29.37
|
W
|
倉儲用地
|
-
|
-
|
52.92
|
2.58
|
T
|
對外交通用地
|
-
|
-
|
7.88
|
0.38
|
S
|
道路廣場用地
|
222.57
|
20.92
|
434.00
|
21.14
|
U
|
市政設施用地
|
78.87
|
7.41
|
95.96
|
4.68
|
G
|
綠地
|
143.28
|
13.47
|
326.69
|
15.92
|
G1
|
公共綠地
|
110.86
|
10.42
|
170.86
|
8.32
|
G2
|
生產防護綠地
|
32.42
|
3.05
|
155.83
|
7.59
|
合計
|
建設總用地
|
1063.77
|
100
|
2052.21
|
100
|
E
|
水域和其他用地
|
19.49
|
|
140.08
|
|
其中
|
耕地、林地
|
1.52
|
|
97.1
|
|
水域
|
17.97
|
|
42.98
|
|
總計
|
規劃范圍總用地
|
1083.26
|
|
2192.29
|
|
對規劃范圍內的居民點規劃形成三大村民生活居住集聚區,即青陽屯區、后河區和小作區。青陽屯、龐屯、邢屯、東霍屯、西霍屯遷并至青陽屯區;后河、白村、黃屯、油頭坊、侯城、小營、梁屯遷并至后河區;小作村、屺塔村、小西莊、牛莊、李王屯遷并至小作區。
1.6 產業規劃
洛龍科技園區以光電產業、新材料產業和先進裝備制造業三大主導產業,各產業發展重點為:
光電產業:光電探測、光機電一體化、激光、新光源、光電顯示材料等行業,積極培育光電子產業鏈,形成光電產業集群。
新材料:硅、鎢、鉬、鈦、鋁等材料的深加工行業。
先進裝備制造業:汽車及零部件行業及礦山成套設備、軸承精密加工設備、玻璃機械加工設備、有色金屬加工設備、特種石化裝備、環保裝備等行業。
1.7.1 給水工程規劃
經預測,洛龍科技園區最高總用水量約20.8萬m3/d。根據洛陽市總體規劃水源調配方案,規劃區應積極發展利用污水再生水源,其中豫能陽光電廠可利用量約5.5萬m3/d(目前豫能陽光電廠一期建有規模2.7萬m3/d的原水利用設施), 綠化及道路用水約1.4 萬m3/d,其他工業按1~1.5萬m3/d估算,則科技園可利用中水約8萬m3/d。其余水量約12.8萬m3/d由瀛洲路加壓站、洛南水源廠供應。
給水設施:目前洛龍科技園已建有18萬m3/d的自來水加壓泵站。規劃在西南環以西區域新建一座規模4萬m3/d的加壓站(洛南第三加壓站),該加壓站由瀛洲路加壓站送水。瀛洲路加壓站通過沿牡丹大道敷設DN600~DN800輸配水干管,沿線向東區供水并沿元稹南街通過一根DN600管道過西南環高速、鄭西高鐵向洛南第三加壓站送水。
1.7.2 排水工程規劃
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污水量預測:平均日污水總量約8.6萬m3/d。
污水處理:規劃區污水均排入洛陽市新區污水處理廠處理。
雨水規劃:西南環以東區域沿濱河路修建排水一干渠,在瀛洲路路東臨近洛河河堤處設雨水泵站,洛河汛期水位較高,無法自流排水時開啟泵站強排,泵站規劃規模為32 m3/s。西南環以西區域分片就近排入甘水河,然后排入洛河。
1.7.3 供熱工程規劃
熱負荷預測:預測采暖期熱負荷為519MW,非采暖期熱負荷為169MW。
熱源規劃:豫能陽光電廠為主供熱熱源,洛南西郊熱源廠為調峰熱源。
1.7.4 燃氣工程規劃
用氣量預測:據預測,居民生活、公建、生產所需天然氣共計5780萬m3/a。
氣源:以管道天然氣為主要氣源,石油液化氣為補充氣源。近期由現狀LNG氣化站供氣,遠期利用“西氣東輸”管道天然氣。
燃氣服務設施:規劃洛南燃氣儲配站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