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近日印發《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北京自貿試驗區總面積119.68平方公里。其中,科技創新片區31.85平方公里、國際商務服務片區48.34平方公里(含北京天竺綜合保稅區5.466平方公里)、高端產業片區39.49平方公里。
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在24日舉行的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北京自貿試驗區的空間布局規劃:

科技創新片區包括中關村科學城21.59平方公里和北京生命科學園周邊可利用產業空間10.26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健康、科技服務等產業,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全球創業投資中心、科學技術體制機制創新改革先行示范區。
國際商務服務片區包括首都國際機場周邊可利用產業空間28.5平方公里、北京CBD4.96平方公里、金盞國際合作服務區2.96平方公里,以及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和張家灣設計小鎮周邊可利用產業空間10.87平方公里。重點發展數字貿易、文化貿易、商務會展、醫療健康、國際寄遞物流、跨境金融等產業,打造臨空經濟創新引領示范區,提高產業之間的粘合度并推動優勢產業鏈集群式發展。
高端產業片區包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西側可利用產業空間10.36平方公里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27.83平方公里。重點發展國際金融、文化創意、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等產業,推動科技成果項目在北京自貿試驗區內轉化落地,提高北京對全球創新資源的集聚和整合能力。
北京不僅設立自貿試驗區,還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閆立剛表示,北京將充分利用好服務業擴大開放和自貿試驗區兩種開放模式,將北京自貿試驗區作為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最重要的示范園區,加大先行先試的力度,推動盡快形成產業和園區雙輪驅動的創新格局。
他指出,北京將在管理模式、推進機制等方面進行統籌設計,力爭形成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與自貿試驗區政策疊加、優勢互補、統籌管理、協同推進的互動發展格局。
中機院致力于各類自由貿易區(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口岸經濟區、臨空經濟區、陸港經濟“一帶一路”發展項目的研究、規劃及招商運營。先后為滿洲里、天竺、楊凌綜合保稅區進行規劃;于北京新機場、武漢、張掖等地規劃臨空產業經濟建設;于成都、菏澤、安寧等地規劃陸港經濟產業建設;為泰州、孝感、貴陽、霍爾果斯等地進行經濟開發區規劃。均獲得了客戶的高度認可,成為當地產業(園區)經濟建設的行動綱要。